职业卫生评价
第一页,共65页
共66页
*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
第二节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
第四节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
第五节 评价程序与内容
第二页,共65页
共66页
*
概 述
1962年我国就颁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J1-62) ;
1994年6月30日,卫生部颁布了《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卫监发[1994]第28号);
2002年第一部职业卫生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出台,并于2011年12月31日进行了修订,《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国家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
根据评价的时机和目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可分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两类。
第三页,共65页
共66页
*
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
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职业禁忌: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第四页,共65页
共66页
*
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
职业病危害评价:对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效果、相关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做出的综合评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其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有害性、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等进行的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完工后、竣工验收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措施及其效果等做出的综合评价。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
第五页,共65页
共66页
*
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
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职业病危害程度: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与接触水平的组合。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害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从事其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导致职业病或其他影响的能力。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
第六页,共65页
共66页
*
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
工程分析: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卫生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项目所具有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和卫生防护状况等,并剖析其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分布。
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将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职业卫生调查:对评价对象的职业卫生管理以及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
第七页,共65页
共66页
*
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对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评估。
工作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工作地点: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或作业地点。
卫生标准:为实施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卫生政策,保护人体健康,在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涉及人体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事项制定的各类技术规定。
第八页,共65页
共66页
*
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
职业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3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第九页,共65页
共66
职业卫生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