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_三国演义_塑造人物的技法探析.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1年第 2期(总第 66期) Vol1 19 No1 2 《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技法探析雷勇(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汉中 723000 ) [摘要]《三国演义》塑造了近千个人物,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技法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这些技法主要有:运用“性格强化法”,突出人物性格的一个方面,使其个性鲜明;通过人物周围的环境、人物来进行衬托、渲染,于“无”处写人,突出人物的精神人格;用“正衬”“反衬”等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个性差异;用“略貌取神”的方法,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 突出其神韵风采。[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技法;性格强化法;正衬;反衬;略貌取神[中图分类号]I2071 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842 (2001 )02-0058-07 读《三国演义》,常常会产生一种印象,即人才济济,有所谓“入邓林而选名材,游玄圃而见积玉,收不胜收,接不暇接”[1]之感,被毛氏父子称为“三绝”的曹操、诸葛亮、关羽自不待言,就连一些过场人物如杨修、张松、秦宓等也无不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三国演义》无疑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对这些艺术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于我们今天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拟对《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技法略作剖析,借以窥其人物艺术之一斑。一、“性格强化”法《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就是舍弃人物性格中的其它方面,专门突出强调其某一个特点,不惜用浓墨重彩加以夸张、渲染,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端,如曹操之奸,刘备之仁,诸葛亮之智,关羽之义等,有的学者将这种方法称为“性格强化”法[2],这种方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因而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生动,易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性格强化法”在小说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第一,对于性格比较复杂、性格内涵比较丰富的人物,集中地突出他们某一方面的特[收稿日期] 2000-10-14 [作者简介] 雷勇(1964- ),男,陕西省洛南县人,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0JK030 ) · 8 5 · 点,或者集中地突出某一方面的才能,并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或传奇性的故事和情节将这一性格特点或才能强化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程度。曹操被毛氏父子称为“古往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1] (P3 ),作为奸雄的典型,他具有“似乎忠”、“似乎顺”、“似乎宽”、“似乎义”[1] (P3 )等多种性格特征,但作者着笔最多的是他的奸和雄。曹操第一次亮相时,作者就对他作了“有权谋”、“有机变”的概括介绍,接着写他装病欺叔,说明他从小就机敏奸诈;写他杖责权宦之叔,又突出了他不畏权贵的胆识;引用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论,则进一步为这一形象定了调子,寥寥数笔,曹操形象已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读者面前。此后作者用了一系列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对曹操展开细致的描写,其中杀吕伯奢一事,是刻画曹操形象颇为得力的一笔。曹操杀吕伯奢家一事,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但各种记载中并无杀吕伯奢本人的事,只是误杀了吕伯奢之子及其家人,曹操发现误杀后也颇有悔意。在《三国演义》中则变成:吕伯奢外出买酒,安排儿子在家杀猪,准备盛情招待,曹操产生误会,杀了吕氏一家;在发现误杀后,途中遇到买酒

_三国演义_塑造人物的技法探析.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