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个人介绍
第一页,共25页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毛泽东
第二页,共25页
鲁迅的英文名
他的英文名字叫:ah Q LuXun
为什么他会写阿Q正传就是这个原因,
他知道不会有别人给他写传的,
所以他索性自己写好了
可想而知他的英文名字叫:ah Q LuXun
第三页,共25页
第四页,共25页
(一) 周先生和他的烟
第五页,共25页
鲁迅吸烟
始终没有找到可靠的资料,知道鲁迅是什么时候开始吸烟的。但他在留学日本时已经烟瘾很重了。
鲁迅的吸烟量是相当可观的,他在写给许广平和章廷谦的信中,都说自己每天吸烟大约三十到四十支。许广平还曾说过他一天的吸烟量达到五十支。烟不离手是友人们对鲁迅最突出的印象,见过鲁迅的人,用文字怀念鲁迅的人,大都会对他吸烟的情景作一点描述。
第六页,共25页
文人墨客评价他吸烟
荆有麟《送鲁迅先生》:“说到抽烟,我便提到鲁迅先生抽烟的可以。”
李叔珍《与鲁迅的一席话》:“‘你几时回来的?’他擎着一枝烟给我,说出这句话。”
钟敬文《记找鲁迅先生》:“(鲁迅先生)面部消瘦而苍黄,须颇粗黑,口上含着支掉了半段的香烟,态度从容舒缓--------”
周建人《关于鲁迅的片断回忆》:“鲁迅遇了这种情形实在有些忍耐不住,吐出一口香烟的烟气,说道------”
白危《记鲁迅》:“他抽了两口香烟,默默地注视着展览的作品。”
阿累《一面》:“坐在南首的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周粟《鲁迅印象记》:“他手里燃着烟卷正在和内山先生谈话。”
南风《我与鲁迅先生的认识和来往》:“他的香烟抽得很厉害,一直到完,就没有断过。”
白曙《回忆导师鲁迅二三事》:“鲁迅先生长长吸了一口烟,又从口里鼻里喷出去,然后盯着我们,微微笑了笑说------”
奥田杏花[日]《我们最后的谈话》:“鲁迅这样说着,又燃起了烟卷”,“他的说话又与烟一起吐了出来。”
俞芳《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吸着香烟,静静地坐在桌旁,工作、学习、写文章。”
徐梵澄《花星旧影》:“先生吸着纸烟,讲到这里,停下了。缓缓说:‘这就是所谓黑暗了!’”
第七页,共25页
鲁迅吸烟给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他吸烟“不吞到肚子里”;不轻易从口袋里取出香烟盒;有“好烟”不独用而更愿意和朋友分享;很顾忌不吸烟者对烟雾的反应。许广平忏悔自己没有重视限制鲁迅吸烟,是因为鲁迅自己时常说:“我吸香烟是不管好丑都可以的,因为虽然吸得多,却是并不吞到肚子里。” 郁达夫则很生动地描述过鲁迅吸烟时的动作,“当他在人前吸烟的时候,他总探手进他那件灰布棉衫里去摸出一支来吸,他似乎不喜欢将烟包先拿出来,然后再从烟包抽出一支,而再将烟包塞回袋里去。他这脾气,一直到了上海,仍没有改过。不晓得为了怕麻烦的原因呢?抑或为了怕人家看见他所吸的烟,是什么牌。” 而鲁迅与人分享“好烟”的情景,许广平在《欣慰的纪念》一文中说过,“有一次有人送给他十来听‘黑猫牌’,照理说好好地留着自己用了,却是不然,他拿来分送朋友和兄弟。无怪有人说他自己吸廉价的烟,留着好的请客。其实是有什么拿出来一同享受,而不是同时分开两种待遇的。”
第八页,共25页
人们常说文人好吸烟,或许是相信一种误识,认为吸烟有助于思考,所以对鲁迅吸烟这一嗜好,并没有人回避去谈。
第九页,共25页
他的作品中也有烟的痕迹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写到:“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这就很写实地道出了先点烟而后写作的习惯。
《野草》里,鲁迅塑造的思想者形象也常有香烟陪伴。“我打了一个呵欠,点起一枝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在酒楼上》里,吕纬甫同样是一个嗜烟者,“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他又掏出一支烟卷来,衔在嘴里,点了火。”“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账。”
第十页,共25
鲁迅个人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