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太网交换技术.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9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太网交换技术
第一页,共94页
以太网和局域网IEEE802标准
1973年由美国 Xerox公司独自开发, 后由 DEC, Intel两公司加入
:以太网
媒体存取方式:CSMA/CD
编码方式:曼彻斯特编码
第二页,共94页
IEEE802标准的概念
IEEE802: 1980年2月,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neers)完成一个名为802的项目。
针对范围:OSI的第一层(物理层)和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目的:定义了与物理配线及数据传输有关的网络问题
第三页,共94页

前导码| 帧首定界符| 目的地址 | 源地址 | 类型 | 数据区| 帧校验序
SFD
DA
SA
TYPE
DATA
FCS
7
1
6
2
46~1500
4
6
字节
前导符是7个字节的10101010。前导符字段的曼彻斯特编码会产生10MHz、µs 的方波,便于接收方的接收时钟与发送方的发送时钟进行同步。
起始符为10101011,标志着一帧的开始。
目的地址共48位,指示接收站点。最高位为“0”时表示唯一地址或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最高位为“1”时表示组地址或组播地址( multicast address);全“1”时为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
第四页,共94页
PAD字段用于数据填充。当用户数据不足46字节时,要求将用户数据凑足46字节,(14字节帧头+ 46字节数据+ 4字节CRC)。
(14字节帧头+ 1500字节数据+ 4字节CRC)。
第五页,共94页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CSMA/CD


LLC子层
MAC子层
物理介质
物理介质连接设备PMA
物理收发信号PLS
介质接入
单元MAU
接入单元接口AUI
城域网
更高层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以太网结构和IEEE802标准
第六页,共94页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Ethernet核心技术: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 (IEEE )
作用:解决多结点共享公用总线传输介质的问题
随机争用型:任何连网结点都是随机发送数据,网中无集中控制,各结点都必须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
第七页,共94页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控制方法
CSMA发送流程可以概括为:
先听后发
具体方法是网中各站在发送信息帧之前,先监听信道,看信道是忙或闲,如信道闲(即没有别的站往信道上发送信息帧)就发送信息帧;否则,就推迟自己的发送行动。推迟的时间,选择一种退避算法决定。根据退避算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非坚持型CSMA
1-坚持型CSMA
P坚持型CSMA。
第八页,共94页
非坚持CSMA
①如果媒体是空闲的,则可以发送;
②如果媒体是忙的,就不再坚持听下去,延迟一随机时间后再重新监听,重复步骤①。
优点:
采用随机重发延迟时间,可以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缺点:
由于一旦监听到信道忙就延迟一随机时间再重新监听,很可能在重新监听前信道就已经空闲,故信道利用率不是很高,可采用1坚持CSMA。
第九页,共94页
1坚持CSMA
①如果媒体是空闲的,则可以发送;
②如果媒体是忙的,则继续监听,直至检测到媒体空闲,立即发送。
③如果有冲突(在一段时间内未收到肯定的回复),则等待一随机量的时间,重复步骤①。
优点:
只要媒体空闲,站点就立即发送,可充分利用信道。
缺点:
假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冲突就不可避免。(为什么?)
第十页,共94页

以太网交换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12.41 MB
  • 时间202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