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1. A、D 2. D 3. B 4. C 5. C
6. C是Mg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而A、B、D都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1. 能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能层数
2. 碱金属稀有气体
3.
4. (1)三 ⅦA 1s22s22p63s23p5 Cl HClO4
(2)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2 Ca Ca(OH)2
5. 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或p,而副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最后填入的能级为d或f;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为最外层的s、p能级,都不包含d能级,而副族元素的价电子层除最外层的s、p能级外,还包含次外层的d能级及倒数第三层的f能级。
6.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1s1),既可以失去这一个电子变成+1价,又可以获得一个电子变成-1价,与稀有气体H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根据H的电子排布和化合价不难理解H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既可以放在ⅠA,又可以放在ⅦA。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7.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例如,第三周期元素:根据Na、Mg、Al与水的反应越来越困难,以及NaOH、Mg(OH)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2、Al(OH)3碱性递减,说明Na、Mg、Al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Si、P、S、Cl形成氢化物越来越容易,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以及H2SiO3、H3PO4、H2SO4、HClO4酸性递增,说明Si、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8. 金属元素越容易失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小,电负性越小,其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元素越容易得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大,电负性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故可以用电负性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9.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由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所以元素的化合价就会随着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10. 第八周期总共应有50种元素。
*11. (略)
复习题参考答案
1. A 2. A 3. A 4. B
5. (1)Na K Mg Al C O Cl Br Ar Ar
(2)NaOH
(3)K>Na>Mg
(4)H2O 2H2O+2Na =2NaOH+H2↑>
(5)NaBr
(6)18
6CO2和SO2。
7X在第二周期ⅥA族,Y在第三周期ⅥA族;SO2和SO3。
*8(略)*9(略)*10(略
四、习题参考答案
1. (略)
2. 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还差两个电子达到8e-稳定结构,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
(推荐)化学选修三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