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与消费心理
第一页,共22页
第一节 商品价格及其心理功能
一、研究商品价格的重要性
二、价格的心理功能
1、含义:商品价格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以及影响过程中消费者所产生的价格心理现象。
2、价格心理功能的三个方面:
(1)比值比质功能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质量相当,只是外观包装不同的商品,价格却相差很大,很多消费者却宁愿购买高价的商品;一些处理品、清仓甩卖的商品,削价幅度越大,消费者的疑心却越重,越不愿购买,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页,共22页
消费者往往用价格高低来衡量商品价值高低、品质好坏。
实验
(例:印度的巴厘克服装、旅游商店里的小手工艺品)
(2)自我意识比拟功能
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可能通过联想,把商品的价格同个人的愿望、情感、个性心理特征联系起来,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比拟。包括:
社会地位比拟
经济地位比拟
文化修养比拟
生活情操比拟
第三页,共22页
(3)调节需求功能(刺激或抑制消费需求)
通常,商品价格与消费需求成反向变动:当价格 ,需求量 ;价格 ,需求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或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日常生活用品与非必需品)
价格心理对需求量的影响:
一是对某种商品的心理性需求越强烈、越近切,对价格变动就越敏感。(如新潮服装和一般服装;
二是使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同。(价格 ,需求量 ,价格 ,需求量 )
第四页,共22页
第二节 消费者对价格的心理反应
一、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特征
消费者的价格心理: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对价格认识的心理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的知觉程度和个性心理。
1、习惯性
消费者往往根据习惯价格去对比和联想价格的高低、涨落及商品质量的差异。
第五页,共22页
2、敏感性(西方称为价格意识的测定)
价格的敏感性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影响价格敏感性的四个因素:
(1)商品价格变动幅度的影响;
(2)购买商品频率的影响;
(3)消费者个体因素的影响;
(4)消费者对商品质量识别因素的影响。
第六页,共22页
3、感受性
感受性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高低的感觉程度。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高低的比较判断常常是从如下三方面进行的
(1)在同类商品中进行比较;
(2)在同一购买现场对不同类商品进行比较
柜台名称 商品单价(元)
甲 5 10 15 20 25(这是价格低的商品)
乙 20 25 30 35 40 (这是价格高的商品)
(3)对商品自身的性能、质量、外观、使用特点、重量、体积、包装、装潢等进行比较。
此外,价格感受性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也有关。
第七页,共22页
4、倾向性
倾向性指顾客对商品价格高低进行比较、选择的倾向。
商品有高中低档之分,高档商品价格高,品质较好,相对而言,低档商品价格较低,品质也较差,它们分别被不同的消费者所选择、倾向。
实例
第八页,共22页
小思考
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商品需求弹性大,什么样的商品需求弹性小?为什么?
答:生活必需品如柴、米、油、盐等是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因为它们的价格再高,人们也得用;而一些高档耐用品如汽车、别墅等是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因为这样的商品如果价格突然上涨的话,人们就可能推迟购买或不再购买,比如可以把旧车修理一下,等到以后价格下降了或有了足够的购买能力的时候再买。
第九页,共22页
二、消费者对价格调整的心理反应
1、消费者价格调整的一般心理反应
2、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上调的各种心理反应
价格上涨,购买增加由以下心理因素引起:
(1)商品提价说明销路好,应尽早买
(2)商品今后还会继续提价
(3)商品品质和功能提高或有特殊使用价值
3、消费者商品价格下调时的各种心理反应
价格下调,购买减少由以下心理因素引起:
(1)商品品质下降
(2)商品是过时货
(3)商品是老产品,即将被新产品替代
(4)商品降价幅度还不够
第十页,共22页
商品价格与消费心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