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ppt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食品平安事故应急处置培训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二点 四十七分。
一、接报
接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值班人员应详细记录和核实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和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好现场,保存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泻物。核实后,及时通知值班疫情小分队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二点 四十七分。
二、小分队出动
疫情小分队接到赶赴现场进展调查处理的指令后,应携带有关调查、取证和采样工具、消杀药械等赴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进展调查处理。
调查人员到达食物中毒现场后,应根据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原那么,进展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和中毒原因诊断等工作,并按要求报告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情况,特别是有重症和死亡病例时,要第一时间报告应急办和值班领导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二点 四十七分。
二、疫情小分队出动
对经调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疾病,按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进展应急处理。如疑心是以食物为载体的投毒案件,中心应急办应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通知公安部门参与处理。对需要卫生监视机构予以现场控制的,中心应急办应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并由卫生行政部门通知卫生监视机构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二点 四十七分。
三、现场调查处理
流行病学调查
〔1〕了解72小时的食谱,特别是共同饮食食谱,有无续发病例,对与中毒病人有共同饮食史而未发病的人,人群中有对照意义的安康人同样也要做好个案调查。
〔2〕向病人和接诊医生了解中毒发生的经过以及事件相关的情况,病人的病症、体征,发病人数、经过,呕吐物、排泄物的性状,特别是首发病例的情况。
〔3〕调查内容一般应由患者自述,病重或无力表达者,可由其监护人代述。
〔4〕应尽可能对所有中毒患者进展个案调查,?食物中毒事件个案调查表?完成后,由两名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分别签字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二点 四十七分。
三、现场调查处理
样品采集与送检
〔1〕采集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中毒病人发病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选择发病者中未用药或较晚用药的病人采集肛拭样品。
〔2〕对剩余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分别取样,对熟食间操作台面,存放熟食品冰柜、熟食,常用工具、刀具、容器,熟食操作人员的手、肛拭、使用的抹布、可疑昆虫等视情况采样检测。所采集的样品在冷藏条件下,4小时内送达化验室;无冷藏条件的,于采样后2小时内送达化验室。化验室在检样送达后必须立即进展化验。
〔3〕对疑似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应尽可能进展现场快速检测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二点 四十七分。
三、现场调查处理
现场卫生学调查
〔1〕对中毒餐次食品加工场所进展卫生勘验,了解中毒餐次的菜谱、食物来源、原料质量、加工方法、储存条件、存放方式与时间、操作场所的卫生与消毒情况,并做好现场记录。
〔2〕检查从业人员的安康情况,特别是在中毒发生前3天内人员变动、患病情况,有无不卫生习惯及操作过程的不卫生行为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二点 四十七分。
四、食物中毒的判定
调查组应当在综合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三方面结果根底上做出调查结论。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开展补充调查时,调查机构应当根据卫生行政部门通知开展补充调查,结合补充调查结果,再做出调查结论。
在确定致病因子、致病食品或污染原因等时,应当参照相关诊断标准或标准,并参考以下推论原那么。
〔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食品卫生学调查结果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相互支持的,调查组可以做出调查结论。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得到食品卫生学调查或实验室检验结果之一支持的,如结果具有合理性且能够解释大局部病例的,调查组可以做出调查结论。
〔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未得到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支持,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以判定致病因子范围、致病餐次或致病食品,经调查机构专家组3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审定,可以做出调查结论。
〔4〕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不能支持事故定性的,应当做出相应调查结论并说明原因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二点 四十七分。
五、控制措施
初步认定食物中毒后,应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依法采取行政控制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继续发生和蔓延
确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一般采取蒸煮15分钟后掩埋或燃烧;液体的还可加消毒剂杀菌后排放。
确定为化学性、动植物性、真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应采取相应的分解、灭活措施后燃烧或深埋,严禁作为食品工业原料或动物饲料使用。
根据不同的中毒因素,对中毒场所应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对接触细菌性中毒食品的餐具、容器、设备等用1—2%碱水煮沸或用含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21-10-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