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专题》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既在于“写什么”,
更在于 “ 怎么写 ”。因此 ,“ 语不惊人死不休”
成了诗人的至高追求。作为高考诗歌鉴赏要求之一的
“表达技巧”,就属于“怎样写”的范畴。纵观历年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几乎总要涉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
考生如果对这些表达技巧不熟悉、不了解,就会出现
答题障碍。
诗
歌
的
表
达
技
巧
表达方式
抒情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比喻 夸张 拟人 对比 借代 对偶
设问 反问 双关 互文 通感
比兴 用典 联想 想象 衬托(烘托) 渲染 白描 叠字 象征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 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有何效果?
3表达技巧分为以下三类: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 表现手法三大类。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用了何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①诗人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有何效果?
②请分析这首诗(某几句诗)的表达技巧
(或艺术手法/艺术特色)
答题步骤:
手法
+
分析(结合诗句)
+
效果(表达了什么感情/主旨、刻画了
什么形象、构成什么样的画面)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
方式,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
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
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
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
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
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
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
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
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叙事抒情 借事抒情 即事感怀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托物寓理
用典抒情 咏史抒怀 咏史言志
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历史上的人、事、物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景结情
景
事
物
二、间接抒情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区别“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