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新模式的探索
在幼儿教育这项系统工程里,家庭和幼儿园可以说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因素。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园合作教育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缺陷,幼儿家长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匮乏,“重园教、轻家教”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现状,可以说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深化幼教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势在必行。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只有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变化的家园共育新模式,才能使不断开拓家园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意义深远。
一、影响家园合作质量的主要原因
应该说,许多幼儿园都十分注意探索家园合作共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委会、开放家长参观日,让家长来园参观或与幼儿一起活动,利用家访或手机短信、微信、QQ聊天等形式相互交流情况。然而,从总体上看,家园合作多流于形式,实质性的教育效果有限,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配合课程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二是家园合作不够密切,两者常常脱节。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也就很难产生有针对性的实际效果。仔细分析,影响家园合作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长期以来,幼儿园和家长都习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既然幼儿园包办了幼儿教育,家长工作自然而然表现为以幼儿园为中心,家园合作由此容易出现表面化、形式化、走过场等弊端,反映出幼儿园与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和落后。
二是一些幼儿园认为家庭教育不过是幼儿园教育的延续,把家长看成是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延续幼儿园教育的工具。因此,幼儿园想到的只是单方面的做家长工作,并认为家长工作的目的仅仅是教育家长,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而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在被动的地位,反映出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目的的认识不到位。
三是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教师是专业工作者,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一厢情愿地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很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迁就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反映出教师教育行为方式的错位。幼儿园十分有必要积极地探索适应社会变化的家园共育新模式,以不断开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让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推动家园合作的工作策略
(一)了解家长是做好家园合作的前提
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如何整合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正确理解和把握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1.家长是影响儿童成长的关键所在。现代教育生态研究者认为,对于幼儿采说,家庭是最自然的生态环境,与父母共同生活是其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照顾与支持。而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个老师,是影响儿童生命的关键人物,正如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所指出的,父母对孩子的良好态度为儿童以后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奠定了基础。因此,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是幼儿园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是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由于家长与幼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家长对幼儿的影
家园合作新模式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