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直有这样的言论:现在这个社会,清华北大毕业的,还不是要给富二代打工!读书根本没有什么用!
对于“读书无用”论你有什么看法和感受?
请阅读下面这篇规范的考场驳论文,学习驳论文的写法,在纷杂的网络时代里,保持独立清醒的认识。
读书真的无用吗?
有这样一个例子:学霸A和学渣B是同班同学,高考结束后A就读于名牌大学,B不读书辍学打工。A毕业多年后去应聘,发现B是自己的老板。于是有人就感叹曰:“读书真是无用啊”。(由反方事例,引出反方观点,为下文的反驳树立靶子)说读书无用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看到有些人年轻的时候辛辛苦苦读书,最后步入社会取得的成就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另一种情况是,书读了多年,走向社会发现原来在书中学到的大部分知识都遗忘了,或者根本排不上用场,那么我读书干嘛呢?其实无论哪个年代,都可能有苦读书带不来高收益,成功者不见得都是读书人这种情况。因此,读书无用论总是被一些人提起,个别读书人的负面信息总是被满含鄙夷地放大,也实在是遗憾。如果只看到某一个时刻,某一些人甚至某一个人的文凭和他现实的所得不相符,就认为读书无用,实在荒谬!(分析反方观点的片面性,小概率事件不能当做规律。)读书真的无用吗?当然不是,我觉得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读书是非常必要的。(先破后立,明确自己的观点)首先,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分论点一)“读一本好书,你自己尚无知觉,行行字字却早已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你的容颜。读书总会让你散发出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引用名言做道理论据,使内容丰富,文采斐然)不读书,现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僵利锁,自然面目可憎,安能言语有味?
(对比论证,显深刻)其次,读书是自我提升,成长,认同的过程。(分论点二)它不仅仅可以使我们获得物质上的需求,更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与成就,和长期、大量地读书是密不可分的。比如董卿,她在诗词大会,在各种节目现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与学识与一些骚首卖萌的女演员、女主播相同吗?言谈举止不是靠物质去改变的,而是你的学识和阅历在不断影响着你。(正面举例论证)读书带来的成果或许不像别的方面来的明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收获。(分论点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厚积薄发的过程,不能期望立竿见影,要耐得住寂寞,要打持久战。当然,读书还要讲究方法,讲究效率,不能死读,不能像个书呆子那样只知道读书,要能够学以致用。(正面道理论证)说读书无用,是浮躁的表现,是严重的错误,该醒醒了。(收束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点评:语文匠
作文小妙招:
写驳论文可以先一针见血指出对方观点错误的实质,直接批驳(驳论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也可以先指出对方材料中的漏洞(驳论据),或指出对方的论据根本不能证明对方的论点(驳论证),起到间接反驳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立场,进行正面论述。
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进行反驳,都需要做到观点明确,材料充分,找准切入点,不能空发议论,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严密性。
01
【模考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篇驳论文。
③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这个写作任务,重点训练的是“驳论”,这既是文体上的要求,写一篇驳论文,也是论证思路的要求,要求用驳论来进行论证说理。
批驳的观点很清晰,就两个,一个是“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另一个是“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其实最主要是要考虑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需不需要监考员的问题,一个是监考与自觉如何看待的问题。考生能够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
驳论文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