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第三册第七组课文第18课《故诗二首》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课改提出:“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改变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首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境”,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教学时,按照“学生字——解诗意——想画面——诵古诗”的思路,通过“结合古诗插图,轻松自主识字;创设想象情景,挖掘创新潜能。”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想象的能力,从平易的语句中领略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夜宿山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学习目标】
“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之高。
3、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规范、端正地写好“危、敢”2个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猜谜语。(猜一位诗人)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猜他是谁?“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交朋友。”(李白)
2、师:李白曾望月抒怀,写下了千古名作《静夜思》。(指名背诵)
李白跟好友汪伦告别时,作了古诗《赠汪伦》。(指名背诵)
李白曾经游庐山,看见山前的瀑布,写下了《望庐山瀑布》。(指名背诵)
3、那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作了古诗《夜宿山寺》呢?(课件出示古诗)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要求:认真聆听,看谁耳朵最灵,能听出问题,并指出纠正。)
3、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读”、“听”提出一定的要求,养成读、听好习惯,受益终生。】
三、学习古诗,体会诗境
(一)学习第一,二句。
1、李白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什么?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古诗呢?(引导学生看图说出)
预设:夜晚,李白在山上的高楼上看见了星星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古诗。
师:对,这座高楼就是山上的“寺院”,诗中称“危楼”,星星也叫“星辰”。这么晚,李白为什么还不回家呢?因为他要在上山的寺院里“住宿”。(师边说边在插图相应的地方,相机出示“寺院、危楼、星辰、住宿”等生字词。)学习生字词。(学生自由拼读——小老师带读——去拼音抽读,尤其注意读准平舌音“寺、宿”和翘舌音“辰”。)
【设计意图:结合插图轻松自主识字,有助于字词的理解,也就是有助于对古诗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举多得。】
2、学过生字词,你能说出课题《夜宿山寺》的意思吗?
预设:夜晚住在山上的寺院里。
夜宿山寺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