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详细解释各类抗生素特点
第一页,共142页
二、抗生素药物的质量分析
显色反应
光谱法
色谱法
生物学法
检查灭活前后的抑菌能力
(一)鉴别
第二页,共142页
(二)检查:
异常毒性检查 组分分析
细菌内毒素检查 杂质吸收度
热原检查 聚合物
降压物质检查 悬浮时间与抽针试验
无菌检查
发酵液中含有:无机盐、脂肪、各种蛋白质、色素、热原、毒性物质、微生物、各种降解产物等杂质
第三页,共142页
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悬浮时间与抽针试验:取本品1 瓶,按每40万单位加水1ml 使成混悬液,摇匀,静置2 分钟,不得有颗粒下沉或明显的分层。用装有4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应能顺利通过,不得阻塞。
第四页,共142页
效价单位:每毫升或每毫克中含有某种抗生素的有效成分的多少。
表示方法:单位u 或 µg
(三) 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
第五页,共142页
例:1 mg青霉素钠=1670单位
1 mg庆大霉素=590单位
1 mg青霉素钾=1670*=1598单位
标示量表示方法:
例:青霉素V钾片每片含量250 mg(400000单位)
第六页,共142页
2. 微生物检定法
测定抗生素抑菌或杀菌的能力。
方法:管碟法和浊度法
缺点
1、操作繁琐
2、培养时间长
3、测定误差大
优点
1、与临床效果一致
2、灵敏度高
3、干扰物质少
第七页,共142页
优点:1. 准确度高
2. 简单、快速
缺点
只有当用物理化学法测定的结果与用
生物学法测定的效价相一致时,才能
用物理化学法测定
第八页,共142页
分类(按结构与性质):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多烯大环类、多肽类、苯烃胺类、蒽环类、其他抗生素类
三、抗生素的分类
第九页,共142页
分类
青霉素族
头孢菌素族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十页,共142页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详细解释各类抗生素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