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两首.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初读: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古诗的方法:
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
释诗题:
写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被美景深深陶醉了写的诗。
知诗人: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明诗意:
(1)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2)划出不明白的词语。
(3)根据诗意理解:云怎样?雨怎样?风怎样?水怎样?
(4)理解全诗。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悟诗情:
假如你来到西湖边的望湖楼上,看见了这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你会怎么诵读?
小结: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的?
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动态多:翻、遮、跳、入、吹
佳句:白雨跳珠乱入船
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拓展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