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现当代文学 绪论.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讲程良友绪论?一什么是“现代文学”? 1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文学的现代化”释义?其一,这样的“文学的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 并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促进“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方面,文学更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因此,本世纪中国围绕“现代化”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动,特别是人的心灵的变动,就自然构成了现代文学所要表现的主要历史内容。(思想的现代化) ?其二, “文学的现代化”自然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同时,作为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文学也与传统文学存在着深刻的血肉联系。而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受到了西方与东方国家文学的深刻启示与影响,也是一个无须回避的事实,与世界文学的血肉联系正是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现代作家对外来文学资源的利用、改造、变异与融化,这吸取与创造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参与本世纪世界文学的创造,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文学三十年正是在这二者的矛盾张力中发展的。(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其三, “文学现代化”所发生的最深刻并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文学语言与形式的更新) 现代文学的起点?五四与新文化运动: ? 1919 年的五四: ?阶段性的概念—— 1915 年《青年杂志》(第二期该为《新青年》)创刊到 1921 年文学研究会的成立这样的“文学的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并且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促进“思想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方面,文学更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二现代文学的分期? 1 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17- 1927 ) ?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 ) ? 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1937-1949 ) ? 4 新中国和文革时期( 1949-1976 ) ? 5 新时期( 1976- ) 一次内战时期?先导: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文学?背景:一次大战和马列的传播?旗帜:科学、民主?内容: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实质:思想启蒙和文学革新?特点: 1社团刊物涌现(人生派、新潮派、艺术派、语丝派、新月派;问题小说、乡土文学、身边小说、寄托小说、抒情小说、小诗体、自由诗体、湖畔诗派、现代格律诗派); 2各体裁的充分发展二次内战时期?背景:无产阶级单独领导?标志:左联的成立(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 1930 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 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15868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