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唐诗宋词中红色表示的意象
摘要: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对中国文化更是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它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世界文学的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古诗用了各种各样的颜色词来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用来描述这个美丽的世界,特别是红色。这篇论文主要是基于颜色词——红色,通过语言探析它所表达的意象。
关键词:唐诗宋词;红色;意象;隐喻;翻译
一、回忆唐诗宋词中的红色词语
红色词在中文和英文诗歌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见,但是这些颜色词在各国的语言中、传统文化以及历史背景都是不同的,并且在使用频率、搭配、隐含的意思和修辞上都是不一样的。从语言的方向来说,除了表示数字的词以外,古诗中常常使用颜色词来描绘诗词的意象。颜色词的使用,能够强化诗词中所描述的图像美感,同时也能够很好的表达作者的某些情感。古诗中使用颜色词,在展现自然美景和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形成中华古典诗歌具有独特艺术概念的重要因素。尽管它并不像五彩缤纷的绘画具有可视性,但是它却能使读者通过颜色词所表达的意象让读者产生联想,甚至共鸣。
〔一〕唐诗宋词中使用红色词的原因
自古以来红色都在表达着独特的意境。在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可窥见红色词的存在,仿佛只有红色才能够展现他们的情感和才能。红色在中华古诗中是一种特别的象征。比方,“千里暮啼绿映红〞、“人面桃花相映红〞、“落红不是无情物〞、“菲菲红素轻〞、“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就是这些诗的意境,它从一个视觉感受延伸到人的情感世界。诗歌是中国传统中最有价值的文化之一,红色本身是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一种颜色,所以不难看出中国古代诗人钟爱红色的原因。像唐代诗人李商隱和杜牧擅长写爱情诗,他们都偏爱用红色表示女性。例如,李商隐的“一夜芙蓉红泪多〞,这首诗是他写给其离别两地情人的诗。诗人将其情人比作美丽的莲花,她的眼泪如红莲上的露珠,故称为“红泪〞。杜牧更加爱慕红色,当他孤独寂寞时,他叹写到“正是客心独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据此他写了一个人慢慢变老的历程,文中红袖指女性,其他的也会用来描写大自然的美景。“万绿从中一点红〞、“乱红飞过秋千去〞、“林花谢了春红〞、“霜叶红于二月花〞??在古代诗人的眼中,好似春天和秋天都是红色的:春天的红花、秋天的红叶,故无论是秋天的凄凉还是离别的悲伤,仿佛因为这种色彩而充满了异样情趣。
就是因为红色代表着春意盎然、热情并能够将美具体化,故此使它在古典诗词中独被诗人们宠爱。春天里的“绿肥红瘦〞,秋天里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里的“红泥小火炉〞,像这些优雅的词汇:残红、落红、乱红、衰红和绮红等等。即使他们看到纷飞的花瓣“断肠片片飞红〞,发出“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感慨,这说明了红色也能使他们感受到深沉的悲伤之情,就如马克思说的: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群众化的形式。故它也击中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二〕红色在中国古诗文化里的意义
从古时代起,中国人对红色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太阳是鲜红的、火是红色的、甚至革命、勇敢的心也会红色的。这种观念从早期社会就开始存在了,它源于中华民族的红色崇拜,认为红色是可以驱魔的,更是桔祥的。时代在改变,但是人们对于红色的崇拜并不曾减弱。故红色在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了增加喜庆的
气氛,新年时贴对联、元宵节挂
探析唐诗宋词中红色表示的意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