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柏坡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三).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西柏坡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西柏坡红色教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刘鹏超水产养殖专业
海洋研究所
今年4月
26、27日两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海洋研究所组织的西柏坡红色教育社会实践一行,得以瞻仰号称“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西柏坡。通过这次革命教育,我们回顾历史,瞻仰革命先烈功绩,感受体会西柏坡的精神,学习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下面,我就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一伟人们的审时度势和英明选择选择西柏坡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人面对急剧变化的革命形势和考虑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做出的慎重选择。这本身也体现了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1947年3月,垂死的命运,在军事上被迫放弃了全面进攻,解放区。我党中央、毛主席于陕北的艰苦历程。率中央部分工作人员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出了移至华北同中央工委合并的决定。这样刘少奇、朱德、董必武、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先后来到了西柏坡。西柏坡被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有以下几个原因: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有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人民群众听党的话,群众基础较好。现在走在西柏坡的大地上,辈领导人的眼光和气魄,头脑,审时度势作出最好的选择,当然也需要相当的魄力。二西柏坡精神我们现在重新回到西柏坡瞻仰革命圣地,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学习一种精神,一种革命的精神。国家的革命。两种形式的革命,国民党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之后,3月262优越的自然环境,它位于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我们现在面对急剧变化的形势时,
在新中国建立前是一种武装的革命,
年3月主动撤离延安,率领我军开始了转战
“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领略她的秀美的风光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佩服老一去需要同样的一种革命精神,年3月”之称;我们也应该有清醒地
现在是建设伟大社会主义
为了挽救其20日,党中央作1得3有多年来建立
改为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1947日,枣林沟会议决定,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同志到1948而西柏坡的精神正是老一辈革命家留给我们的最伟大的财富之一。西柏坡的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建设伟大的祖国,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有重要意义。研究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就是具体分析西柏坡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西柏坡精神是在战略决战的殊死搏斗中产生的,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产生的,是党中央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这一历史阶段虽然短暂,但由于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因而,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革命精神更具有创造力和表现力。在西柏坡这段历史时期,党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统一了财经工作、指挥了三大战役并最终取得全国革命胜利,这期间党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

西柏坡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无需盛会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10-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