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方法按照传播方式分为三类: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个别指导法二、集体指导法(一)概念团体指导或小组指导法。指推广人员把条件相近和相似的农民组织起来, 采取小组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交流方法。(二)特点 1. 范围相对较大,利于提高推广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双向交流,能及时得到信息交流与反馈。 3. 有利于开展讨论与辩论,达成一致意见。 4. 在段时间内难以满足个人的特殊要求。(三)应用 1. 培训班集中一段时间, 把有关人员组织起来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步骤: 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组织、培训实施。 2. 小组讨论依据农民需要、关心的题目, 请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优点: 改变参加者的观点、激发合作精神、培养参加者的责任感,发现有潜力的领导者。 3. 成果示范(1 )意义:在推广人员的指导下,将技术成果组装配套技术在一定面积上进行应用, 作出样板,示范给农民,引起农民兴趣。直观、说服力强。(2 )原则:有计划进行; 与农民目标一致,“短、平、快”; 示范点要有代表性,交通方便; 与当地领导合作,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技术正确适用; 解决示范所需资金和配套物资。(3 )步骤:示范布局及田块选择; 示范户选择; 做好观察记载; 及时组织参观; 做好示范总结评价工作。一、按项目推广技术 1. 经过项目选择、论证、试验、示范、培训、实施、评价等步骤, 关键是项目选择论证。 2. 项目选择影响面大,效益显著的技术。 3. 推广的项目有全国制定的重点推广项目,同时也有省、市、县的推广项目。 4. 大的项目在组织实施时,应建立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两套班子。 4注意引种试验、示范、推广的衔接性引种的目的是为了推广种植,而目前,有些地方由财政支持确定了引种项目,只是应付性地引种,为引种而引种,发挥不了优良品种增产、增收的作用。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一定要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应做到:根据引种目标和需要引入新品种,在当地进行布点对比试验,第一年,对引进的品种进行详细观察,在生长关键时期,要深入田间定点观察记载, 特别是要重点观察抗病性和生育期情况。第二年,对观察试验中表现优良,有突出特点的品种,报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安排区域试验。第三年,对区试中有苗头的品种,同时安排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经过 2~3 年的区试、生试(示范) ,对所引进的品种在相对不同的条件下做出初步的鉴定,准确、客观地评价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产上的利用价值,对表现突出的优良品种,报请品种审定机构进行审定或认定,取得合法推广权,在当地按照最佳的栽培方法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使其早日在生产上发挥其增产、增收、增效的作用。 5注意良种良法相结合目前,农民有使用新品种的欲望,但不了解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因而对新品种望而却步,这是影响新品种引进推广的一大障碍,因此,在引进推广新品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良种良法相结合。一是在引进新品种的同时,让育种单位同时提供配套栽培技术,品种和技术一同引进。二是在搞好新品种对比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引进品种的配套技术示范田,以明显的示范效果让广大农民直观认识、自觉接受良种与良法,这是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行之有效的措施。三是在推广经营新品种过程中要强化技术服务指导,让用户了解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
农业技术推广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