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 我军第一个胜利战前形势 1937 年8月 28 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表示抗战决心,把行营(前线总指挥部) 设于雁门关下的岭口村一所窑洞,并同行营人员及八路军周恩来会商,制定了《第二战区平型关战役计划》。其“作战方针”为: “本军以利用山地歼灭敌人之目的,以主力配置于天镇、阳高、广灵、灵丘、平型关各地区,以一部控制大同、浑源、应县附近,以策应各方面之战斗,相机转移攻势。”广灵、灵丘间的战斗?第5师团攻占河北省阳原、蔚县、后,攻向山西浑源、灵丘,企图突破平型关、茹越口,与察哈尔派遣兵团进行战役协同,歼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打通晋北,从右翼迂回,与华北方面军主力协同,击败平汉铁路沿线的中汉线北段的进展,是与平绥线互相策应的。目的是想取石家庄攻娘子关,冀希与同蒲路南下的日军会合,再攻山西的心脏太原。山西是华北的军事生命线,山西一旦到手,华北就安处一隅,所以平汉和晋北的战争,在时间上互相呼应。中国国民革命军全力抵抗, 但是兵员损失惨重。 九月中旬,日军第 5师团被中型关间,仅有一部分日军经过涞源向保定迂回。广灵、灵丘间的战斗?九月下旬,同蒲铁路吃紧,日军察知雁门关型关。当时,山西属于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型关战役。日军主力由涞源,另一部由广灵攻向灵邱之时型关、雁门关、神池一线集结,目的与日军决战。中国第二战区第 6集团军、第 7集团军退守内长城的雁门关、茹越口、平型关一线,保卫山西腹地(参见太原会战), 除此,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中共第 18 集团军 115 师编入阎锡山所属第二战区急行军至晋北协同防守内长城一线。 9月 20 日,日军第 5师团第 21 旅团攻占灵丘。 22 日,攻占平型关西北的“东跑第 18 集团军作战图?池”制高点。坂垣第五师团 21 旅在团城口与第十七军高桂滋 84 师部展开持续血战。战争的相关图片旧时的平型关战争的相关图片缴获敌人的武器战争的相关图片八路军队伍战争的相关图片作战过程战争的相关图片作战过程平型关地形?平型关在山西繁峙县东北边境,邻接灵丘县,是长城要口之一。距县城 65 公里,西去雁门关 115 公里,南近河北平县界。现存关城为明正德六年( 1511 年)筑,万历九年( 1581 年)增修。关门坐西向东,门洞用券状相间的方法筑成,高 4米,宽 米,墙厚灵丘的要道。城门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关楼已毁。附近长城构造坚固,底部基石用花岗岩砌成,墙体为夯土,平夯以砖面,每间墙 米砌一砖垛,以资固济,亦便于荫蔽袭敌。城砖规格 39 × 18 ×9厘米。关城残高 6米,两侧山势险要,长城起伏。东北 5公里为平型关战役遗址,关内 公里是平型关村。平型关地势险要。古称瓶形寨,周围地形如瓶,在山西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相交界的平型岭下,
平型关大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