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学堂:得意家长“过〞好这三招
第 3 页
高三家长学堂:得意家长“过〞好这三招
高考是考孩子,也是考家长。高考学生的心理很微妙,家长心理更微妙:想给最好的营养,又怕把孩子吃坏了;想给个轻松安静的环境,又怕把孩子闷坏了;想加油鼓励,又怕孩子压力更大了……家长们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来陪伴孩子渡过这段时间,健康时报记者走访了心理专家,同时“潜伏〞进了一个高考学生家长的QQ群,在线采访了许多即将高考的家庭,以及几位曾是高考状元的学生,希望对纠结中的家长们有所帮助。
招式介绍:
骗招
找理由把孩子“骗〞出来,陪妈妈散步,陪爸爸打球,或者“骗〞孩子做做家务,都是不动声色地让孩子暂时离开课本、转移注意力、甩开考试压力的好方法,还能创造孩子与父母充分交流的时机。
狠招
在考前一两天,有的考生会突然出现腹痛、腹泻、头痛等,只要不是突发疾病,家长都要“硬〞起心肠不轻易去医院,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去锻炼和劳动,如拍球300下、跳绳300下等等。
哑招
家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不要在考场外等,要“装〞作对考试不闻不问,不要用热切、盼望、关注的目光盯着孩子。因为,关注也是一种压力。
第 4 页
考生类型:埋头苦读型
应对招术:骗术
临考时间:考前一周
“骗〞着散散步干干活
儿子平时成绩一般,但上了高三后很努力,父母很欣慰。看他现在每天只知道埋头苦读、很少说话的样子,父母又很担忧,想鼓励鼓励他,让他不要太紧张,又怕说出来的话不适宜,让他更有压力。
家长要学会化紧张于无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研究员、北京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杨霞建议,不妨骗他们翻开“话匣子〞。
可以跟孩子说:“妈妈晚饭吃撑了,没事的话就陪妈妈散散步吧!〞、“陪我去超市买点东西〞或者“爸爸想打球,看你也做完功课了,一起吧!〞用适宜的“理由〞让孩子暂时离开课本、甩开考试压力,有时机和家长相处。
和孩子一起走路时,家长要成心走快点,让孩子能够微微出汗,从而使他的肌肉疲劳、大脑放松。在散步、打球等运动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就翻开心扉,主动说些考试、学习的事,家长就可以“趁机〞鼓励、抚慰。
切记不要说鼓励的空话套话,而应该在孩子说出自己的情况后,从细节上给予鼓励和抚慰。和孩子沟通时,家长应该少说话,不要一个劲地问长问短。家长的话少了,孩子的话就多了。
第 5 页
当孩子放松下来,翻开“话匣子〞时,家长也要注意用正确的语言来引导。比方孩子说“这次模拟考试我考得不错〞,家长就可以回应“这说明你有顺利通过高考的实力,再接再厉〞,如果孩子说“模拟考试我没考好〞,家长就应该说“没关系,总结一下原因,正好为高考做准备〞。
“骗〞孩子做做家务也是放松的方法,这比看电视、玩电脑更有效。可以说“妈妈今天不舒服,你帮我把碗洗洗吧〞或者“帮我出去办个事〞,不仅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的情绪,还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比唠叨100句“爸爸妈妈挺不容易的,你要努力〞都要好。
杨霞还总结了一些考前家长的“忌语〞:别紧张;好好考;要对得起爸爸妈妈;你看人家某某多努力;考不好就别回来见我;高考关系到你一辈子的前途等。
考生类型:焦虑生病型
应对招术:狠术
临考时间:考前1~2天
“狠〞心不轻易去医院
明天就要高考了,儿子吃完晚饭后,却隐隐觉得肚子疼。身为精神科医生的父亲询问了孩子一些情况,检查了一下他的身体后,觉得并无大碍。但妻子坚决不同意,执意要带孩子去医院。丈夫坚决地拒绝了妻子的要求,甚至将妻子关在卧室门外,自己陪孩子聊天,给孩子按摩,帮他放松心情。慢慢地,儿子的腹痛缓解了,次日他顺利地参加了高考,并一举考上了某名牌大学。
第 5 页
突然出现焦虑情绪,烦躁不安,甚至表现为腹痛、腹泻、头痛、背痛、肩膀痛等,这都是许多考生在考前一两天的“节骨眼〞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家长需要胆大心细,并且学会分辨病情。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宋崇升指出,焦虑情绪引起的疼痛一般位置模糊,定位不清,与典型的躯体疾病不同,缺乏其他伴随的病症(如发烧等)。此时家长一定要稳定沉着,而且要“狠〞一点,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配合〞孩子马上去医院,而是需要“话疗〞,和孩子交流沟通,让其情绪稳定下来,能够顺利参加考试。
对此,杨霞有亲身体会,她在新浪微博上说:同事的外甥去年考大学,临考前一天晚上给我打 ,说感觉自己全忘了,紧张、焦虑,看书看不进去。我建议他放下 出去拍球300下、跳绳300下,一边快走一边拍球走30分钟。次日他正常去考试,结果考上中山大学。
杨霞说,对于已经突然出现考前焦虑表现的考生,甚至出现一些看似严重的身体反响,只要不是突发疾病,家长都要“硬〞起心肠,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去锻炼和劳动,从而帮助
高三家长学堂:得意家长“过”好这三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