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班组的地位和作用.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班组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页,共34页
一、班组长的地位
制造业企业一般由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组成,实行三级管理。在管理学理论中,把企业从纵向结构上相对应划分为三个管理层次:经营层、管理层、执行层(见下图)
第二页,共34页
经营层是指董事长、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战略和重大决策。
管理层指各部门经理、主管、部长、科长、车间主任等,负责贯彻执行经营层的意图,组织和督促下级的工作。
执行层是指工段长、队长、线长、领班、班组长,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者。
班组长的地位是指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位置。在制造业企业中,班组长是基层的一级领导,是班组的领导者。
第三页,共34页
二、班组长的作用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无论什么行业、工种,它的共性就是拥有共同的劳动手段和对象,直接承担着一定的生产任务,因此,班组长有三个重要作用:
第一,班组长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因为决策再好,如果执行者不得力,决策也很难落实到实处。所以班组长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影响着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二,班组长既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又是员工联系领导的纽带。
第三,班组长是生产的直接组织和参加者,所以班组长既应是技术骨干,又应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第四页,共34页
三、班组长的产生方式
从目前看,班组长的产生一般有行政任命、公开招聘和民主选举三种方式:
1、行政任命
行政任命是产生班组长的传统方式,其具体操作办法是:一般由车间主任提名,经一定的会议研究决定,或由车间主任自行决定任命。这种方式有利于车间主任按照领导的意图选任班组长,其缺点是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不少企业已开始改变这一做法。
第五页,共34页
2、公开招聘
公开招聘是运用竞争机制选拔班组长的一种方式。它既可以在本班组,也可以在外班组招聘班组长,也可从人才市场上直接招聘。招聘时,厂、车间、班组都明确规定任期和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责任状)。这种方式有利于广开才路,选能任贤,有利于管理者意图和员工意愿相统一,有利于受聘班组长增强责任感。
3、员工推举
是指由班组成员直接选举产生班组长的方式。其一般操作方法是:在班组民间测验的基础上,经上下结合提出候选人,由全体班组成员实行等额和差额选举后,由车间主任正式任命生效。这种方式,发动群众比较充分,班组员工绝大多数拥护,当选的班组长依靠群众民主管理和接受群众民主监督的自觉性随之较高。
第六页,共34页
四、班组长的助手
在班组管理中,并不是班组长一个人独木支撑。一般来说班组中有“三大员“,人数较多的班组还有”六大员“。
班组“三大员”:小组长、质量小组长、经济核算员。
班组“六大员”:技术质量、经济核算、设备安全、材料工具、生活卫生、考勤。
这些“大员”们都是班组长管理活动中倚重的好助手。
第七页,共34页
班组长的职责与权限
第八页,共34页
一、班组长的职责
班组长是企业中人数相当庞大的一支队伍,班组长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政策能否顺利地实施,因此班组长能否尽职尽责至关重要。班组长的职责主要包括:
1、劳务管理
人事调配、排班、勤务、严格考勤、情绪管理、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操作、卫生、福利、保健、团队建设等属于劳务管理。
第九页,共34页
2、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职责包括现场作业、工程质量、成本核算、材料管理、机器保养等等。
3、辅助上级
班组长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做好上级领导的参谋助手。但不少班组长目前却仅仅停留在通常的人员调配和生产排班上,没有充分发挥出班组长的领导和示范作用。
第十页,共34页

班组的地位和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1.58 MB
  • 时间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