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操《观沧海》原文及赏析
《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
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乌桓胜利时。 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 &dquo;艳”,包括《观沧海
》《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全诗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 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作品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观沧海
朝代:魏晋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 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 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 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银河里
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 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注释
⑴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⑶碣(jié) 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 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⑷沧:通&dquo;苍”,青绿色。
(5)海:渤海。
⑹何:多么。
(7) 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 竦峙(s o nghì):高高地耸立。竦:通&dquo
曹操《观沧海》原文及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