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 显示屏设计及技术发展趋势来源:LED 环球在线发布时间:2011-01-30 相关项目大屏幕一直是 LED 领域火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娱乐、体育赛事、广场装点主题显示重要组成部分,从蓝光 LED 诞生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装饰显示市场 LED 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市场扩张明显。中国是全球 LED 显示屏生产大国,从 LED 芯片、驱动 IC、控制器、屏幕制造等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LED 屏幕现状 16位移位恒流 IC的由来:双色屏主要是以显示文字为主,单片机扫描比较方便, 由于 LED 数量的增加,为了节省 O/I 资源,采用 74HC595 移位扫描。为了更适合 LED 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恒流电流设定功能,增加了电流驱动能力,更符合需求及成本需要又封装出 16位器件,被目前全彩屏广泛采用。电流驱动能力不断降低,早前 TLC5940 高达 120mA 单路驱动电流能力,后来 TB62726 、ST2221 、MBI5026 电流驱动能力都降低到 80-90mA. 目前基本上是采用 45mA 电流驱动能力,比如 MBI5024 和CYT62726. 电流驱动能力降低,主要原因是 LED 器件发光强度越来越高,为了提升图像质量,静态屏幕设计越来越多采用, 对驱动电流能力需求降低。从 IC成本角度可以缩减芯片尺寸,从而降低成本, 为此设计出 25mA 静态屏幕驱动芯片 CYT62727. 目前全球有 80% 的LED 大屏幕生产在中国大陆,普遍采用 16通道恒流器件设计, 短期内还会继续延续,至少未来 5年内不会消失,最主要的原因是配套控制技术成熟,产品已经系列化,除非系统控制技术和芯片设计有巨大的飞跃,成本进一步的降低,否则现状不会改变。近年来,不少的公司不断的推出新架构,都未来得到市场认可。 LED 屏幕最大的问题是通过控制技术改变 LED 的颜色一致性,新的技术没有大的突破之前,对应用者吸引不大,购买意愿不强。近几年,大陆芯片设计公司一定会替代性的占领 LED 显示屏市场,像士兰明芯稳居主流显示屏 LED 芯片供应商,分析原因有出色的品质保证外,良好的直销模式是赢得市场法宝。未来驱动 IC也需要直销模式出现,当然质量也很重要。显示屏企业大多是大陆本土企业,和台系 IC在分销账期和交货期上面信任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在驱动应用技术上,色彩的矫正技术亟待解决的瓶颈,显示屏衰减一致性问题突出,波长矫正和亮度矫正是下一个重点突破目标,首先是解决亮度一致性问题, 再而是波长的一致性矫正。这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控制技术的发展国内已经走在前列,存在的问题是在新的控制理念上停滞不前, 原因是控制器厂家和 IC设计厂家配合不畅,各自为政,驱动技术和控制技术不能很好的衔接,采用 16通道兼容性设计发展成熟度高,新的控制技术推出很少, 更谈不上技术的革新。举例:MBI5026 设计 LED 屏幕长达十几年之久,到目前的 MBI5024 也只不过是减低电流,应对竞争激烈的价格而已,并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台湾聚积公司先后也推出了多款升级 IC, 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是控制技术的缺失造成的。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替代简化控制器的规模,但是技术的移植也需要 IC设计厂家的支持,市场缺失控制技术和芯片驱动整合性的方案提供商。
显示屏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