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 科
数学
年 级
初三
教学形式
班级授课
教 师
唐振宁
单 位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课题名称
用列举法求概率(2)——画树状图法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初步掌握了运用这两种方法来求事件的概率。
2、画树状图法是各种不同方法中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在复杂事件当中,学生往往难以正确地画出树状图,主要的困惑在于分清事件中要关注什么结果。
3、这节课后,学生将掌握到直接列举法、列表法、画树状图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应该能判断出不同的事件应选用什么什么方法求概率。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试验结果有限个和每一个实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
2、通过探究体会在公式P(A)=中m、n之间的数量关系,P(A)的取值范围。
3、掌握求等可能结果条件下事件的概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表述、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列举法求事件的概率,体会在实践中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探究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动脑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复习导入】甲口袋中装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1和2;乙口袋中装有三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3、4和5。从这2个口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个小球。
(1)取出的2个小球上恰好有两个偶数的概率;
(2)取出的2个小球上全是奇数的概率。
解法一:直接列举法:(1,3),(1,4),(1,5),(2,3),(2,4),(2,5)
解法二:列表法:
乙袋
甲袋
3
4
5
1
(1,3)
(1,4)
(1,5)
2
(2,3)
(2,4)
(2,5)
解:(1)P(两个偶数)=
(2)P(全是奇数)=
向学生介绍新的列举法——画树状图法。
甲袋: 1 2
乙袋: 3 4 5 3 4 5
让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两种方法动手计算
通过练习,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两种方法——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再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重要内容,画树状图法。
环节二
【例1】甲口袋中装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1和2;乙口袋中装有三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3、4和5;丙口袋中装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6和7。从这3个口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个小球。
(1)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两个偶数的概率;
(2)取出的3个小球上全是奇数的概率。
解:
甲袋: 1 2
乙袋: 3 4 5 3 4 5
理解和认识用画树状图法解题的过程
①例1实际上是复习导入的变式,原来题目中只有甲袋和乙袋,例题中加入了丙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画树状图法。
丙袋: 6 7 6 7 6 7 6 7 6 7 6 7
共有12个可能出现的结果,且
教学设计(学员唐振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