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
第一页,共98页
第一节 电视艺术概念与分类
一、电视艺术:
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第二页,共98页
二、广播电视节目分类(参考教材11页)
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节目归类的方法有很多种:
(一)从节目的起源、发展过程考察,可分为两大群体:
1、“种”节目:指新闻类节目和文艺类节目。
2、“子”节目:从种节目中繁衍转化出来的节目。如教育类节目、服务类节目
第三页,共98页
(二)从节目的表现形态考察,根据受众需要和节目内容取向,分为四类:(平分法)
1、一般型:节目内容取向和接受对象具有最大的容量和一般型。如新闻节目、电视剧、广播剧等。
2、综合型:具有兼容、杂交、互相渗透的性能。
第四页,共98页
《综艺大观》
综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娱乐性电视文娱栏目。高举“综艺性、娱乐性、观赏性”的大旗,定位于各层次、各年龄段电视观众,尤以家庭观看为主。
由若干小栏目组成,每期播出其中部分内容,包括《开心一刻》 、《音乐星空》、《请你参加》、《新起点》、《艺海春秋》、《海外飞鸿》、《天南地北》、《东方奇观》、《综艺快车》、《综艺传真》、综艺系列剧《咱们的居委会》等。
第五页,共98页
《正大综艺》 中央电视台与正大综艺公司合办的综合性文艺专栏节目。1990年4月开播。每周六晚播出1次,次日重播,每次2小时。前1小时为综合性文艺板块,常由“世界真奇妙”、“面向世界”、“五花八门”等专栏组成。节目后半段约1小时,为“正大剧场”,播放进口故事片或电视剧。
第六页,共98页
3、专题型:具有特定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集中性、系统性,用于满足人与社会的特定需要。
《外国音乐作品介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国音乐专栏节目。每周播出1次,重播1次,每次60分钟。
《戏曲之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戏曲专栏节目。
《上下五千年》《百年中国》《华尔街》
如“两会专题”、“三峡截流专题报道”、“世博”专题节目
第七页,共98页
如“世博”专题节目
《盛会2010》,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制作,从5月3日起每周一至周五,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22:30首播,并在东方卫视重播。
节目分为两个系列:《世博奇妙夜》与《世博会客厅》。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世博进行时》专题节目
艺术人文频道首档世博专题节目《世博之旅》
《一起看世博》 52集电视专题节目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百集系列专题片《世博纪事》,全篇共100集,分为5个系列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走进世博会》系列专题片。
第八页,共98页
4、对象型:以特定的受众群体为对象的节目类型。具有贴近性、层次性、介入性特点,用以向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不同行业、年龄层次的人口提供服务。
《半边天》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一个以性别特征定位的专栏,是国内最早的女性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的唯一女性栏目。
一般型、综合型节目是“广”播,专题型、对象型节目是“窄”播。后者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吸引相对稳定的受众,是节目形态发展的一种趋势。
第九页,共98页
(三)按节目内容划分节目类型(内分法)
1.新闻类节目(焦点访谈、新闻联播)
2.教育类节目(社会教育、学科教育)(百家讲坛、探索与发现);
3.文艺类节目(包括娱乐性节目、综艺节目)(非常6+1,欢乐总动员);
4.服务类节目(包括广告)(天气预报、生活)
第十页,共98页
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