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案
215626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李俊
教学目标:
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以诵读、讨论、练习为主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
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
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