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设计
河北省饶阳县饶阳镇小学 肖子敬 李艳芬
教学设想:
《搭石》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第21课课文。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的设计中留出了很大的空间,让学生品味重点词句,由浅入深,体会作品蕴含的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内化了文本语言和文本内涵,可谓一箭双雕。为了促进课堂生成,我简化教学设计,努力构建板块教学,有以下几个板块:
1、知作者,走进《搭石》,围绕“搭石"提问。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正确。
3、初读反馈,教学第一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受作者对搭石的感情。
4、研读课文,走进画面,寻觅美景,感受搭石上“景美人更美”.
5、感悟 “理所当然”背后蕴含的美好传统。
6、回读课题,体会作者对乡亲们和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的感情。
每个板块都留有充足的弹性空间,大部分的内容都努力体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实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设计能很大程度上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体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7 个生字,学会本课11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事物的“美”.
(3)摘抄喜欢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拼读、书写,认识、掌握文中生字;通过反复读体会课文写得美,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灵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心中有他人、团结礼让的孩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同学们,刘章爷爷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刘章爷爷说:搭石,,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欣赏刘章爷爷笔下的《搭石》。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师:有这么多问题,我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很了不起,那好,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二、整体感知全文。
1.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本103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课件)出示词语:
谴责 懒惰 俗语 伏下 猛涨
平衡 平稳 绾裤 间隔 人影绰绰
协调有序 山洪暴发 清波漾漾
学生自由读、个别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3、(课件)出示多音字
《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