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算的基础, 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 算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万以 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要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1、 多用直观,建立数的概念
小学生数学概念、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都是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 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而获取的。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我借助直观,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教学“万以内的数和万以内 的数的顺序”,我结合计数器的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上一千,当 数到九千时,要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该怎么拨?学生已知道百 位有10个珠,10个百是一千,去掉百位上的10个珠,要向千位进1,依次类 推数到九千时,学生就自然知道怎样拨珠。这样通过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使 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
2、 迁移运用,促进知识建构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对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 可以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 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已经认识了 “个、十、百”的数 位名称、顺序、位值,也知道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在教学这部分 内容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以类比促迁移"的教学策略,把 新知识纳入旧知识,实现新知识的同化,以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结合计数器从 一百数到一千告诉学生可用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来数数,并提问:“十 个一是多少?”、“十个十是多少?”、“十个百是多少?”让学生弄清“相邻两 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这样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由此及彼地获得新
知。
3、联系生活,提高认数兴趣
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这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之一。 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我注意捕捉与本课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搜集学生 生活中的实例,拉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采用多种 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认数活动。如在学生初步学会“一千一千地数”之后,让 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百、千、万为单位 的数的感知和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数能力。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的时(
A.
2.
A.
B・
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Y =3+ X
R
B. X+Y= 7 n
)o
C.
c. x=-
D.
D.
Y=°
3.
A.
向东走100米
C.
向北走100米
4.
把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
),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A.
90° B. 180° C. 360°
如果规定向南走为正,那么-100米表示的意义是()
5.
大约要(
)元。
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花钱,如果一位吸烟者每天要吸一包18元的香烟,那么他每年花在吸烟上的钱
A.
6.
半圆的周长为()o
A.
Ji r+r B. n r+2r +r
7.
甲数比乙数多20%,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A.
5: 4
B. 6: 5
C. 4: 5
D. 5: 6
2000 B. 4000 C. 6000 D. 10000
8.
A.
20
9.
A.
20
B. 19
C. 18
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则(
圆柱
C.
D. 17
)的体积最大。
长方体
如图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阴影1的面积比阴影2的面积小23平方米,则肮是(
在a与b两个整数中,a的所有质因数2、3、5、7、11, b的所有质因数是2、3、13,那么a与b的
最大公因数是( )
A. 210 B. 6 C. 55 D. 42
二、填空题
新学期伊始,我市某校举办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比赛进行到抢答环节中,答题得分有A, B, C三个 等级。据统计各等级人数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得分为B级的有()人
•B等级
•A等级
•C等级
李明参加六门功课考试,语文成绩公布前,他五门功课平均分数是93. 2分,语文成绩公布后,平均
,李明语文考了 分.
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一成”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
甲数;乙数=,甲数与乙数最简整数比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