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doc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识字1:
•我会读
饺拜扫 墓踏端 团圆饼
•我会写
春节饺了踏青龙舟中秋团圆
•我会说
开火车,进行生字游戏。如:饺——水饺、饺了、蒸饺……每人扩词一个,“饺'字扩词完毕再换“拜”字,最后比哪一个组的车厢最长,说明扩词最多,为 优胜小组。
•我知道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也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春节是我国传统节|丨,这期间,家家团圆,放爆竹,吃饺子,亲友互访拜年等。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号。民间有祭奠扫墓、踏青郊游的习俗。
端午:又叫端阳、端午。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粽子:一种食品,用竹叶或苇叶等把糯米包住,扎成二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煮熟后食用。
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中秋:我国传统节1丨。农历八月I■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识字2:
•我会读
碧峰影鼻骆驼架廊
•我会写
碧水倒影骆驼笔架画廊
我会说
第一组:语速稍缓,体会平静如镜的湖面上倒映出秀丽的山峰如画般的美景。
第二组:语速稍快,感受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的场面。
第三组:对照插图,边读边想象“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体会桂林的山奇峰罗列,形态各异。
第四组:身临其境,似乎自己走进了“小竹筏在水中游,鹃溺在水中戏”的画廊中。
•我知道
桂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漓江沿岸风景秀丽,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独秀峰、叠彩山、南溪山、象鼻山、芦笛岩、 七星岩尤为著名,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识字3:
•我会读
柏杨柳椅秧篮茶菠萝
•我会写
松柏杨柳桌椅秧苗竹篮菠萝茶叶兰花
•我会说
本课的词语,大部分是大家熟悉的,不必在理解上花太多时间,应正确、流利地诵读,同时借助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展开想象。每个词语之间不要顿读, 也不要拖腔,要留下空间引导学生领悟。
•我知道
“桌椅”是用“松柏”、“杨柳”等树木做成的;“秧苗”、“稻谷”都是庄稼;“竹篮”、“算筐”、“筷子”都是用竹子做成的;“茶叶”、“菠萝”、“兰花”都是植物。
识字4:
我会读
晒瞄冻
•我会写
晴空温暖晾晒眼睛瞄准眺望寒冷冻结冰雪东海黄海长江
•我会说
“睛”、“暖”、“晾晒“都和“日”有关。
“眼睛”、“瞄”、“眺”都离不开“目”。
“冷”、“冻”、“冰”都是用“7 ”作偏旁部首。
“海”、“河”、“江”都是用“V ”作偏旁部首。
•我知道
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其干燥。
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市自治区, 在上海吴淞口附近入东海。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上源马曲出青海省巴彦克拉山脉雅拉达泽山麓;卡日曲出各姿各雅山麓,在鄂陵附近相汇,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北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古诗两首》:
•我会读
乃随潜润细晓眠
•我会背
《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我会说
1、 读了《春雨》这首诗,觉得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样的一场雨?
答:描写的是一场好雨。
2、 什么样的雨才是好雨?
答: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时候下的雨就是好雨;不耽误人们做事、生活的雨,比如夜里下的雨是好雨;能浇灌花草树木的雨是好雨。
3、 《春雨》这首诗中的“好雨”有这些特点吗?从哪儿能看出来?
答:这场雨是夜晚下的,不妨碍人们工作、休息。我是从“随风潜入夜”看出来的。
•我知道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其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其诗清淡,多涉山水口园。
《蚕》:
•我会读
蚕姑娘桑I口换胖盖响
•我会写
衣裳蚕姑娘又黑又小又白又嫩漂亮暖洋洋又黄又瘦
•我会说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
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吐出丝儿来。
蚕姑娘要盖新的房。
蚕姑娘吐出丝儿来,要盖新的房。
•我知道
昆虫: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头
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