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第三章
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对执政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是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P52
君主
臣下
监察

京官
外官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古代监察制度设置及其特色
御史监察系统
谏官言谏系统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两大系统
纠察官邪,肃正朝纲,用弹劾手段,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
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用谏诤封驳,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古代监察制度设置及其特色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吕氏春秋。自知》
敢谏鼓---尧庙镇庙之宝
华表上的云板与"诽谤木"
形成:秦汉
发展:魏晋
成熟:隋唐
强化:宋元
高度完备:明清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概述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与逐步形成
1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御史机构与监察制度的发展
2
隋唐五代时期一台三院制的建立
3
宋元时期御史台的进一步发展
4
明清时期院科道监察体系的完善与古代监察制度的瓦解
5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概述
(1)秦统一六国之前,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一职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正式形成。 (2)魏晋南北朝时期,设有御史台,并分设御史大夫、殿内御史、治书侍御史,监察御史、检校御史、侍御史
(3)唐代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之下又设台院、殿院、察院,形成一台三院制。
(4)宋元时代的监察与隋唐时代相比较,最突出的是言察相混,其原因之一是御史兼任言谏,二是元代轻言重察,因此造成了监察制度中言谏的逐步衰弱,这是古代监察制度的一个重大转折。
(5)明初,一院四司制的建立。(都察院、经历司、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标志着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已经成熟。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领导体制及其职权
秦汉监察机构领导体制及其职权
1
魏晋南北朝监察机构领导体制及其职权
2
隋唐监察机构领导体制及其职权
3
宋代监察机构领导体制及其职权
4
元代监察机构领导体制及其职权
5
明代监察机构领导体制及其职权
6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先秦——萌芽与初步形成
商:四方长史
西周:大宰、小宰、宰夫、太史、御史
贵族谏议、专职官吏进谏、国人谤政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此!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841年国人暴动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秦汉魏晋南北朝——发展阶段
秦: 御史大夫 监御史
西汉:御史府——御史大夫,仅次于丞相P57
东汉:隶少府——御史中丞
魏晋南北朝:沿袭汉代 御史台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446 KB
  • 时间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