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石涛《画语录》的美学思想探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石涛《画语录》的美学思想探析
摘 要:《画语录》在清代的绘画中是最重要的美学著作,它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都比较强。“道”和“一画论”是石涛美学体系的核心,它强调画中意、笔、墨的高度统一,物与我,我与画的浑然一体,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精神相一致。这是中国绘画的精髓,也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最本质的不同。研究画语录的丰富内涵,对于全面把握石涛的美学思想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一画论;道;美学
石涛是清代初期杰出的山水画家,他的《画语录》又叫《苦瓜和尚画语录》,它受到很多画家、学者的重视,被认为是中国美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绘画美学著作。石涛美学在美学史上的独特贡献就是“道”和“一画论“。他认为,“一画”是世界万物形象和绘画形象结构的最基本因素和最根本的法则,以这一理论作为基础,它还论述了绘画创作中法则和自由的统一,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而“道”又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和“一画论”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掌握了这些便更能具体的来研究美学。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范畴,在《老子》这本书中,关于“道”它主要有五个性质和特点:第一,“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它不是依靠外力而存在,还包含了形成万物的可能性。第二,“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三,“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是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便是这个道理。第四,“道”自己运动。它并不是静止不运动的,是自己运动的,正是这种运动便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第五,“道”是“无”与“有”的统一。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最高的艺术精神来源于最本质的、最根源的“道”和石涛美学理论中的“一画论”。《画语录》是石涛创立的艺术哲学,“一画论”又是石涛美学体系的核心。“一画论”的体系,是一个宇宙万物运动规律与绘画美学规律上的统一。石涛的一画论,从宇宙的发生引出了万物形象和绘画形象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和最根本的法则。石涛的这个美学体系,使得绘画史上关于创造自由的探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哲理化而又更具体化了。
石涛论绘画的法则和自由
在一画论的基础上,石涛论述了绘画创作中法则和自由的关系。也就是《了法章》的内容,它所讨论的就是如何打破束缚而获得绘画的自由的问题。
世界上什么东西也都是有规律的,因此绘画也不例外。但是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会被绘画的成法束缚而得不到自由,画家往往会被法障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把握“一画”这个根本法则。如果把握了这个根本法则,画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想法来画画,从而达到高度自由的境界,因此画家也不会被束缚而得不到自由,画家把握“一画”是十分重要的。
古代画家进行绘画创作都是依据一定法则的。“一画”的这个理论它并不是要人们放弃任何约束,也不是要让人们墨守成规,它是要让人们在懂得法则的同时也会获得自由。如果人们被一些成法束缚失去了自由,那么法则也起不了什么积极作用,还是等于否定了法则。绘画的法则都是从绘画的实践中产生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打破所谓的“法障”,从而获得绘画创作的自由。根据石涛的思想来看,我们创作的时候就应该把法则和自由统一起来,对每个画家都是十分受益的。
石涛论绘画的继承与创新
在石涛的《画

对石涛《画语录》的美学思想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