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汉语》讲义-word资料(精).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汉语讲义在中文专科课程里, 古代汉语是公认比较难的一门。我想可能是因为大家对古代汉语比较生疏的缘故, 首先是满纸的繁体字, 令人气闷; 其次, 即便字字都认识, 古汉语的语法规则现现代汉语也很不一样,理解起来同样有困难。随便说说我对古代汉语的看法: 绪论很重要。绪论里说明了, 课程的目标是将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学习古代汉语,不是为了学习其中的文选(文选的学习,有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课程) ,而是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基本掌握古代汉语。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能否读懂浅显的古代汉语。试题中的标点题、翻译题, 都是用来检验是否真的掌握了古代汉语。很多人害怕这类题型, 我想是因为没有真正掌握的缘故。真正掌握了古代汉语, 断句、通读, 都不应该成问题。找些旧版的线装书来读读,可能是个不错的方法。古代汉语多单音节的词, 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很大。学习的时候, 一定要落实到字, 尤其是作为实词的字,每一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在句子中的充当什么成分? 繁体字难不难?如果了解很少, 相当于面对一种新的语言, 当然是很难的。要克服这一点, 好象没有什么捷径, 只能靠大量的感性认识, 也就是说, 一个一个的去认识。这一关一定要过, 没有办法的事情。当你认识的繁体字达到一定的数量时, 就能逐渐领悟到繁体字作为一个系统的内在规律(未必十分严格) ,也就是说,简体字转为繁体时,是可以类推的-- 重要的说明: 由于汉字简化过程中, 有一些失误, 这种繁简对应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比如说"鸡"、"汉" 里面都有字符"又" ,但它们所对应的繁体字符是不同的;另外,同一个简体字字形,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繁体字(也就是说,由不原本不同的繁体字简化而来) ,如"复" 字在不同的意义上对应着两个繁体字"復"和"複"。对于这些问题, 没有什么好办法, 理解加硬记。好在教材里涉及到的这类繁简转化问题并不多。古汉语里的通假字让很多人头疼。其实有一个诀窍,同音通假特别多。要记住一点:文字是语言的记录,有很多字(或者说音)是没有汉字形式的,所以只能用同音字来表示。然后再由于古音语音的变化, 有一些同音通假后来也不同音了(如"凭"和"冯"。它们的繁体字形是相似的) ,对于这类,还是要花一些工夫去记忆。" 六书" 里面,转注可以不谈,假借也已经单列出来,真正容易弄混淆的是会意和指示。区别它们, 只需要注意一个区别: 会意字的组成部分, 本身都是形符或字符; 指示字的组成部分里面,起指示作用的只是抽象符号(笔划)。把"字" 这个字单列出来谈一下。"字" 是一个会意字。上面的"宀" 是象形的, 象子宫之形, 下面的"子" 也是象形的,象婴儿之形。所以两部分组合起来之后,就表示孳乳、养育之义。"字" 这个字很有意思。"子" 在其中既表示部分意义, 也表声。由养育之义, 又引申到字符的"字" ,因为字也是可以相互孳乳,越来越多的。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不同, 所以很多内容很难精准的翻译出来。所以我觉得, 没有必要去找译文。读古代汉语, 其中的意思要慢慢体会, 不要去读译文。否则你学到的还是现代汉语,不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套教材的水平很高, 能读到这么好的教材, 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不必因为太难而烦恼。这套教材比旧的三册版的教材在难度上已经降低了不少。真正有志于学习古代汉语的人,还应该把旧版的教材找出来读一读。假如对于汉字学有一些了解的话, 读古代汉语时会觉得难度并不大。古人用字, 都是有道理的,了解了字的本义,对于学习古代汉语大有帮助。我们往往会注意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异的部分, 但不妨反过来多多关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近的部分, 毕竟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相同部分还是很多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培养对古代汉语的亲近感, 有了亲近感, 就会有兴趣, 难度也就不知不觉的变低了。成语由于语言形式固定,保留了很多古代汉语里的语法规则、字义等,仔细琢磨成语, 对于学, 是我在学录, 详细内容请看课本。有理解错误的地方,还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指正和帮助。一、什么是古代汉语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古代汉语属于历史语言,分成四期: (一)上古汉语,秦汉以前的汉语。(二)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代的汉语(三)近古汉语,宋代至民国(四)现代汉语,民国以来(确切定为 1919 年五四运动以来) 古代汉语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称作文言。(二)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称作古白话。文言的两大特点: (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注:书中这一段话挺有意思的,我把它

《古代汉语》讲义-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5981204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