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码流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简单介绍。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 数。单位为 bps(BitPerSecond) ,比特率越高, 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 0,要么是 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 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码流(DataRate) 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 FTP 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 FTP 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 2Mbps 的ADSL 宽带, 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 512kbps=64kb/s ,其下行带宽是 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 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 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 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监控点: CIF 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512Kbps ,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 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 上行带宽) 即:采用 CIF 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 5Mbps ;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 摄像机的路数)=15Mbps( 上行带宽) 即:采用 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 15Mbps ; 720P(100 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2Mbps ,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2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2Mbps(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 摄像机的路数)=20Mbps( 上行带宽) 即:采用 720P 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 20Mbps ; 1080P(200 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4Mbps ,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4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4Mbps(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
视频监控码流计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