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第一页,共54页
结构概念设计与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结构概念设计:
是根据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建立的正确概念,运用人的思维和判断力,正确和全面地把握结构的整体性能。即根据对结构品性的正确把握,合理地确定结构总体与局部设计,使结构自身具有好的品性。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第二页,共54页
本章主要内容(4课时)
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地段和地基
地基土的抗震验算与液化
设计有利的房屋抗震体型、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
合理的结构材料
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减轻房屋的自重和妥善处理非结构构件
控制结构变形
第三页,共54页
学习目标
从场地、建筑体型、材料等方面熟练掌握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
重难点:场地土的液化判别与建筑体型的选择
第四页,共54页
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地段和地基
选择抗震有利的地段
选择建筑场地时,宜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对建筑抗震设计不利的地段。严禁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
第五页,共54页
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和地基
1. 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和地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薄的场地覆盖层。
对于柔性建筑,厚土层上的震害重,薄土层上的震害轻,直接坐落在基岩上的震害更轻。
(2)选择坚实的场地土。
震害表明,场地土刚度大,则房屋震害指数小,破坏轻;刚度小,则震害指数大,破坏重。故应选择具有较大平均剪切波速的坚硬场地土。
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地段和地基
第六页,共54页
(3)将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错开,避免共振。
震害表明,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就会因共振而加重。
(4) 采取基础隔震或消能减震措施.
利用基础隔震或消能减震技术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减少输入给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达到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此外,为确保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应按抗震规范的要求对基础进行抗震验算,同时也要防止地基土的液化。
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地段和地基
第七页,共54页
地基:建筑物基础下面受力层范围内的土层。
*松软土地基和不均匀地基:
地基抗震设计原则与抗震验算
处理方法:
饱和的淤泥和淤泥质土
冲填土和杂填土
不均匀地基土
不能不加处理地直接
用作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在地震区
地基处理措施:置换、加密、强夯等
消除土的动力不稳定性
桩基等深基础
避开可能失效的地基对上部建筑的不利影响
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
地基土的抗震验算与液化
一、地基抗震设计原则
第八页,共54页
*一般土地基:
建造于一般土质天然地基上的房屋遭遇地震时
极少有因地基强度不足或较大沉陷导致的上部结构破坏
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地基:
(1)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2)砌体房屋 ;
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4)基础荷载与3)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
(2)规范中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地基抗震设计原则与抗震验算
第九页,共54页
二、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天然地基抗震验算时,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
——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地基土抗震调整系数,按下表采用;
——深宽修正后的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采用
岩土名称和性状
岩石,密实的碎石土,密实的砾,粗、中砂, ≥30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中密和稍密的砾、粗、中砂,密实和中密的细、粉砂,150kPa≤ <30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
稍密的细、粉砂,100kPa≤ <150kPa 的粘性土和粉土,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可塑黄土
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填土,新近堆积黄土及流塑黄土
第十页,共54页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