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无限大小组个人简介?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e Jung) 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 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改变命运的事情十二岁的时候,一个初夏的中午他等待同学时,一个男孩猛然推倒了他,脑部受到了重击。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似乎有种神秘的咒语萦绕在荣格的脑中,每当必须回到学校或者面对功课时,便陷入了昏厥的状态。这种状况的持续使其父母忧心不已,从各处请来的医生亦无法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甚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癫痫的状态。但慢慢的,他用意志力来面对这个问题:一开始,在认真十分钟后,晕眩的感觉袭上心头,但荣格未放弃,持续地强迫自己继续看着父亲的拉丁文书,经过了几个星期的努力后,一切又回复了原状,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影响一生的三个人物?弗洛伊德:来自无意识领域的开拓和引导。?“斐乐蒙”:荣格直接进入无意识独自探险的“导师”。?卫礼贤:给荣格带来东方尤其是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支持。?荣格与弗洛伊德: ?从《梦的解析》问世开始,荣格也就开始了与弗洛伊德的特殊关系。当时,精神分析还未能被社会所接受,有关的研究与言论还在经受各方的责备与抨击。1906年,荣格撰写文章为弗洛伊德辩护,受到一些知名教授的警告,说这样会为他自己的学术生涯带来危害。但荣格依然十分坚定自己的立场。?荣格给弗洛伊德寄去关于词词语联想的研究论文,开始了两人之间的快往来。弗洛伊德回赠荣格一幅他自己的照片,也很想知道荣格的长想。于是,1907年,荣格从苏黎世前去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两人持续畅谈了13个小时。?荣格与弗洛伊德可谓是“一见钟情”。弗洛伊德比荣格大19岁,俨然一位父亲。实际上,弗洛伊德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地把荣格视为自己的儿子。因而,荣格也就有了精神分析“皇储”的称呼。?不过,即使是在这第一次会面的时候,荣格也弗洛伊德便有所分歧,主要表现在对“灵性”和“性欲”问题的看法上。?荣格与“斐乐蒙”? 1913 年 12 月,荣格从他的一个梦中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意象: “斐乐蒙”。“斐乐蒙”从一个希伯来先知的形象中发展而来,荣格称其为“异教徒”,“他所带来的是有着诺斯替教色彩的一种埃及与希腊合一的气氛”。?与弗洛伊德的分裂,荣格开始了与无意识的直接面对。实际上此时荣格的生活陷入了黑暗的时期。这个时期正如他自己所描述的那样,有失去方向、无所适从的感觉。但是,有了“斐乐蒙”,无疑象征着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荣格逐渐看清了无意识世界的内容。?荣格说,标着着他逐渐走出黑暗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他对于曼荼罗的绘制与领悟。荣格是在 1918-1919 年前后开始绘制曼荼罗的。他每天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一些圆形的图画,似乎恰恰对应于自己某种内在的心境。荣格在这个时期画了许多幅曼荼罗。每当画他们的时候,也总是问自己一些问题:这样一个过程正导向什么?其目的在哪里?荣格说: “事后只是慢慢地我才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曼荼罗。”荣格引用歌德《浮士德》中的话说: “‘成形、变形、永恒的心灵的永恒的创造。’而这便是自性即人格的完整性。”于是,对于荣格来说,他的曼荼罗,也就是深层自我的再现与反映。这种表现与反映,所带给荣格的,就是其对于自性化道路的领悟。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