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个案分析
中心小学 梁江茹
音乐是感知的艺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从感觉入手。本课重点安排了抒情性音乐的欣赏和体验。让学生尽情地去感受、去表现。
一、配乐诗朗诵《大海》是歌曲《大海》的歌词,这一内容体现了沿海地区的特点。大部分孩子都见过海,容易激发起对大海的联想。
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教师可先作示范朗诵。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让学生大胆地去表现,自我陶醉到音乐和朗诵中去,朗读的声音要轻柔而富有韵律和美感。
二、《大海》是一首三拍子的抒情歌曲,描绘了一幅平静的大海画面。全曲共六大句,附点音符较多用。听唱这首歌曲有一定难度,尤其学生气息短,歌曲的速度较慢,所以学生不可能一口气唱完一乐句,而换气太多,歌曲流畅连贯的意境就不易表现出来。因此,本课安排这首歌曲,从朗诵歌词到听唱,主要目的不在学会这首歌曲。而在于通过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及意境的熏陶,培养学生对美的内在感受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前,可启发学生想象波涛汹涌的大海和大海风平浪静的情景,播放两种不同风格的描绘大海的音乐,使学生有对比性的感受,再播放歌曲的录音,让学生用身体的律动去感受三拍子荡漾而流动的旋律特点。音乐比较慢,身体的动作也要慢而柔和一些,做法建议:
第1、2句,双手握拳模仿摇船的动作,一小节向前,一小节向后,柔和地摇动。第3、4句,向左转身,侧身变化方向摇动双臂。第5、6句还原同第1、2乐句。用这一动作去体验三拍子的韵律和大海平静的意境。
先感觉后学唱,学生有了多次的听觉印象,学唱也就容易多了,然后唱、动结合,注意提醒学生声音要轻柔优美,尽量做到两小节换一口气。
三、欣赏小提琴演奏的 乐曲《天方夜谭》、
《大海》个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