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分析论文
篇一:《红楼梦》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一、选题缘起与可行性论证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从古至今有无数优秀的作家评论家对它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其作为女性悲剧的价值,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其中悲剧女性的研究,却大多停留在少女少妇这个群体,似乎只有她们年轻的生命才称得上悲剧,而忽略了包括贾母、王夫人及各级奴仆在内的老年女性。因此,笔者决定由此着手,对老年女性的悲剧,以及老年女性与青年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补充目前学界对《红楼梦》中女性悲剧研究的不足。
由于对《红楼梦》女性悲剧及女性价值的研究,学界已经有了许多优秀的成果,这就为笔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了更好的完成好这个研究课题,笔者在研读了数次原著的基础上,翻阅了大量有关《红楼梦》女性悲剧的著作及论文,这些都给了笔者十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二、论文基本框架
《红楼梦》中的“鱼眼睛”
——另一种女性悲剧
一、黯淡无光的“鱼眼睛”
二、冷酷的“鱼眼睛”
三、“鱼眼睛”的悲剧
一、理想缺失产生的嫉妒心理
二、对于失去尊严的竭力挽回
三、残酷压抑下的人性扭曲
四、结语
三、主要参考文献
(一)著作
1、刘梦溪,《红楼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胡适、王国维等著,《沉酣一梦终须醒》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张国凤《话说红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李庆信《说不完的红楼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应必诚《红学何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吕启祥、孙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杜景华《红楼梦的心理世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
(二)论文
1、梁文娟,《试论<红楼梦>的女性悲剧》,《电影评介》,2008年6月
2、李艳梅《“审知性”与“体贴”》,《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成海霞《<红楼梦>女性之“妒“妇心里浅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3期。
4、杨隽《呼唤女子人性美的复归—谈<红楼梦>的女性观》,《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
5、王玉彪《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红楼梦>女性悲剧分析》,《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胡军利; 陈志兵《女性中的弱者——论<红楼梦>中的婢女悲剧命运》,《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报》,2000年第2期
7、倪雷《美的毁灭之挽歌:试论<红楼梦>的女性悲剧》,《作家》,2008年12期
8、杨萍《<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月
文献综述
《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著作,由于其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内容和巨大的影响力而被世人广
泛关注。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红学会,创作了专门的研究刊物——《红楼梦学刊》《红楼梦研究集刊》,而且有成千上万的有关《红楼梦》研究的论著、评点、文章等问世。不同方面的学者,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作为一部充满悲剧情怀的作品,它吸引了许多的专家和爱好者从悲剧的角度对其研究。具体说来,对于其悲剧性质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角度:
1、 宝黛爱情悲剧。这是一个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论题。由于整部书都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
的爱情悲欢为主线,所以二人的爱情悲剧十分受人关注。而研究宝黛爱情悲剧的著作数
量极其丰富,如刘梦溪的《情问红楼》、杨庆亮的《红楼梦红楼情》、郑铁生的《宝黛
爱情悲剧》、子旭的《儿女情长话红楼》等。
2、 封建大家族覆灭的悲剧。从阶级角度来考察,贾府的衰亡就是封建家族的覆灭,是对整
个封建制度的控诉。这也是一个拥有众多研究者的论题,借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
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封建制度的罪恶。如刘梦溪的《红楼梦新论》,唐富龄的《红楼梦的
悲剧意识与旋律美》、陈美玲的《红楼梦中的宁国府》等。
3、 女性悲剧。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论题,因为《红楼梦》是一个女性的世界,描写了数十位
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各异的女性。通过对她们的系统研究,既可以了解封建时代女性的
地位生活,又可以更深层次的体察封建社会的本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囊括了上述两
类。因此这一论题备受青睐,涌现出的专著自然不少。有专业某个女性人物的,如 雷晓晓
的《冰山上的雌凤凰》、《秦可卿之死》、李晶珍的《林黛玉的悲剧》;也有论述某个群体女
性的,如周锡山的《漫话红楼奴婢》《痴情
红楼梦人物分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