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第一页,共79页
(一)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ADR定义(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正常剂量的药品用于人体作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排除了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ADR定义(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但不包括药物过量、药物滥用、不依从性、用药差错、治疗失败的情况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第1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二页,共79页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第三页,共79页
(二)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
ADE定义(我国GCP):病人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ADE定义(国际协调会议(ICH)GCP):在用药病人或临床研究对象中发生的任何不幸医疗事件,不一定要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不良事件可以是与使用(研究)药物在时间上相关的任何不利的和非意求的征兆(包括异常的实验室发现)、症状或疾病,而不管其是否与药物有关
ADE包括药品标准缺陷、药品质量问题、ADR、用药失误(medication error)和药物滥用(drug abuse)等,可揭示不合理用药及医疗系统存在的缺陷,是药物警戒关注的对象
第四页,共79页
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ADR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ADE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涉及范围不同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同一药品:指同一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名称、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
ADE
ADR
第五页,共79页
(三)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指从发展的趋势看,有可能发展为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不良事件。与ADE比较
相同点:因果关系有待确定
不同点:有可能确定为药品不良反应,但有待个例报告积累与分析
定义(WHO):未知的或尚未完全证明的药品(医疗产品)与不良事件可能有因果关系的报告信息
基于既往发生过的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以揭示药品使用和可疑不良反应发生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关系。通常需要1 个以上的报告,并依赖于事件的严重程度和信息的质量
信号形成假说供一步研究,并使药品不良反应得到早期预警
产生信号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
第六页,共79页
1.根据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无关系分类(ABC法)
(1) A型(augmented)不良反应:指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有关,也称与药物剂量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
是药物药理学作用的延伸,或者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作用
通常可在动物毒理学研究中发现,可预测人体可能发生某些不良反应
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征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一) ADR的传统分类
第七页,共79页
(2) B型(bizarre)不良反应: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难以预测在具体病人身上是否会出现,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也称与药物剂量无关的药品不良反应
发生率低(<5%),死亡率较高
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时间关系明确
B型反应由病人的敏感性增高所引起,表现为对药品反应发生质的改变。又分为:
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又称特应性-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药物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
由于基因遗传原因而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是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也称“药物遗传学”)的重要内容
大多数具有遗传药理学基础的反应只有在病人接触药物后才能发现,在首次用药时难以预防之
如慢乙酰化者,肝脏NAT2活性低,异烟肼被代谢减慢
第八页,共79页
表12-1 A型不良反应和B型不良反应特点比较
A型不良反应 B型过敏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