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章政治学绪论.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绪论
一、几组概念:
1、什么是政治:
即政治的根本性质是上层建筑;政治的基本内容是阶级关系;政治的主要载体表现为国家政权;政治的行为方式为策略指导。用一句话来说政治就是一种以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以国家活动为主要表现,以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和以策略指导为行为方式的社会上层建筑。更具体的说,政治就是社会各阶级及其政党为实现本阶级的经济利益和阶级政治而进行夺取和维护国家政权所采取的政治策略行动。
2、什么是政治制度:
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以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狭义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3、什么是政体:
国家机关的权利配置,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国家元首四者,这四者的配置关系就是政体问题,即统治者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
二、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方法
1、国别比较研究
2、专题或专项比较研究
3、综合分析比较研究
三、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意义
1、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认识,更加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
2、可以清楚地了解世界各国纷繁复杂的社会制度。
3、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载体,可以吸收全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为我国政治文明服务。
参考书目
宋玉波:《比较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杨祖功、顾俊礼:《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孔寒冰等:《当代各国政治体制系列丛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英] 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主政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道揆:《美国政府与政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王惠岩《比较政治制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曹沛霖《比较政府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曹沛霖《外国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曹沛霖《西方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四、西方政治制度的近代理论渊源
(一)自然权利说
在人的权利来源问题上,近代启蒙思想家都从自然法推导出自然权利说,认为生命,自由,平等和财产权是天赋的永恒的,和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建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这些权利。当然大家知道,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有一种天赋的,先于一切社会而存在的自然权利,人权和公民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使人民斗争的结果。但自然权利是反对神权和专制王权的理论武器,它把千百万人民吸引到争取到人权和公民权的斗争中去,并被写入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如<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一些国家的宪法中去。
(二)社会契约说
霍布斯认为政府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转让给政府的,从而彻底推翻君权神授一说,推毁了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英政治思想家洛克则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社会契约说。他认为在等,财产的状态,而决非战争状态,但这种自然状态有其不足之处,即当它的成员交换之时,缺乏公共裁判者,因而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设置一个明确的权威,以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受到损害时可以向它申诉,这个权威就是政府,其根本目的就是维护他们的财产。卢梭是启蒙运动最早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政府就是在臣民与君主之间所建立的一个中间体,以便两者之间得以互相适合,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政治和自由"。
(三)人民主权说
卢梭从社会契约论中进一步引申出了人民主权的进一步理论。他认为,既然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的产物,那么国家的最高权力主权应当属于人民。"主权"是"公意"的运用,而"公意"是人民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不可分割的,也是完全绝对的,完全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而当政府违背人民的意志,侵犯人民主权时,人民就有反抗压迫和举行起义的权利。
人民主权学说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动员人民群众举行起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革命民主派主张普选制和共和政体的理论依据。

第一章政治学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