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犯罪心理学学习资料第一章导论§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犯罪心理学的两种理解:一是犯罪+ 心理学,二是犯罪心理+ 学科 1. 什么是犯罪和犯罪心理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 1997 ) 的规定, 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三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心理: 狭义, 指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和有关心理因素, 即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 其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的规律, 以及其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有关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 广义, 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完成有关的各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的总称。不仅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 还包括实施犯罪行为前预谋和准备犯罪贯彻功能的心理活动, 以及犯罪以后逃避侦察、打击、处罚的下列活动,同时也包括犯罪人通过改造,悔过自新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 2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广义;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活动、心理因素、和有关行为表现,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哪些人: 1. 犯罪人; 2. 一般违法人; 3. 虞犯; 4. 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 5. 相关人员, 如警察、司法人员、被害人、证人等。(二)哪些课题: 1. 犯罪心理结构形式; 2.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3. 犯罪形成和发生机制; 4. 犯罪心理发展变化; 5. 不同类型犯罪心理和行为特征; 6. 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一、犯罪行为的分类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一)犯罪心理概念(二)犯罪行为三特征(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以上见笔记) 区别: 1. 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 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 2. 犯罪心理具有独立性, 犯罪心理具有依赖性。 3. 犯罪心理发生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联系: 1. 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 2. 要剖析犯罪心理必先了解犯罪行为。 3. 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的状况而定。§ 犯罪心理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应用技术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犯罪人的资料,研究犯罪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1 )问卷法;( 2 )访谈法 2. 心理测验法是指使用标准化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心理特点的方法。 3. 个案追踪研究法就是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 4. 比较研究法即找出两个或两个一上的事物进行比较, 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点, 以便更加深入地探讨劈刺的当天和规律。 2 5.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以了解心理现象因果关系的方法。 6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一起, 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犯罪人地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优点: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资料真实可靠。缺点: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影响因素多,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受观察者本人条件的影响。二、应用技术(一)测谎技术 1. 概念(略) 2. 基本原理: (1 )恐惧假设说(2 )冲突假设说(3 )条件反射理论(4 )应激反应理论(5 )动机理论(6 )认知唤醒理论 2 、具体方法(1 )相关\ 无关问题测试法。(2 )紧张峰测试法(3 )准绳问题测试法(4 )犯罪情境测试法(详见笔记) 3. 具体方法:四种(见笔记) (二)犯罪人行为特征剖析技术 1. 概念(略) 2. 基本原理:三种理论(见笔记) 3. 具体方法:三种(见笔记) 4. 犯罪人行为特征剖析的作用(1 )依据心里痕迹的反常性,识别犯罪人的伪装行为。(2 )依据不同案件心理痕迹共同性,组织并案侦查。(3 )体现犯罪人的独特个性,确定犯罪嫌疑人。(4 )施加心理影响(5 )提供询问策略第二章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结构概述一、概念(略) 二、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结构(略) § 犯罪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一、动力结构的构成要素 1. 反社会意识; 2. 强烈、畸变的需要; 3. 犯罪动机; 4. 不良兴趣。二、调节结构要素 1. 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 2. 扭曲的道德意识; 3. 错误的法律意识三、特征结构的构成要素 1. 特定的气质; 2. 消极的性格特征; 3. 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 4. 不良的行为习惯 3 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略) 五、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略) §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特性与测量(略) 第三章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 犯罪的生物学派理论意大利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犯罪心理学家龙勃罗梭—创始人。主要理论观点: 一、隔世遗传说生物学理论最早的观点, 龙勃罗梭提出, 他通
犯罪心理学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