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表药辛温解表.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解表药辛温解表
*
第一页,共55页
概述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性能特点:多味辛,辛散轻扬;
多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治愈表证,《黄帝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
*
第二页,共55页
概述
适应证:主要用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等。
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
第三页,共55页
概述
分类
1、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主治风寒表证,发热轻,恶寒重,头身痛,无汗,流清涕,脉浮紧等。
2、辛凉解表药(发散风热药)。主治风热表证、温病初起,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等。
*
第四页,共55页
概述
选药及配伍:
1. 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不同,相应选择发散风寒或风热的药物。
2. 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邪,故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而恰当地配伍祛暑、化湿、润燥药。
,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益气、助阳、养阴、补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
,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应同时配伍清热解毒药。
*
第五页,共55页
概述
【使用注意】
,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又汗为津液,血汗同源,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2. 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
第六页,共55页
概述
【现代药理】
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利尿等作用。
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
第七页,共55页
一 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药
*
第八页,共55页
性能特点:
多味辛性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适应范围:

: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因为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
*
第九页,共55页
麻 黄 《本经》
[来源]为麻黄科(Ephedraceae)植物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 Mey.、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 的干燥草质茎。
*
第十页,共55页

解表药辛温解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2.57 MB
  • 时间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