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
第一页,共37页
教学目标: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2、掌握诗歌意象的概念和特点。
3、掌握鉴赏诗歌形象(景物、人物)试题设计的特点和答题技巧和模式。
第二页,共37页
一、提问学生背诵诗歌并感受诗歌的意境。二、本词的题材是什么?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
读懂诗歌的第一步:
总体感受,了解题目、题材
第三页,共37页
咏史怀古类诗歌有哪些特点?
第四页,共37页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特点:
1、题材:一般以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
2、情感: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寄托个人理想与愿望,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往往通过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3、手法: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对比、借景抒情等,手法委婉。
第五页,共37页
咏史怀古诗
古迹
古人
古事
借古讽今
昔盛今衰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表达理想
感情:借古抒怀
内容
手法
用典 对比 借景抒情
第六页,共37页
读懂诗歌的第二步: 认识意象,分析意境
本词上片选择了哪些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第七页,共37页
上片选择了东去的大江、赤壁的故垒、穿空的乱石、如雪(拍岸)的惊涛等意象。
描绘出了一副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赤壁古战场的画面。
引出下片对风流人物周瑜的赞颂,为追怀英雄业绩设置了背景,渲染了声势,烘托了气氛。
第八页,共37页
答题模式(一)
(1)意象。要求:①找名词,②添修饰,③去描述。
(2)画面、意境。描绘出了一副(景物特征:4、6、8字)的(季节、生活等性质)的画面(景象、意境)。
(3)作用:引出下文、做出铺垫、寄托情感,设置背景,渲染声势,烘托气氛等。
第九页,共37页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十页,共37页
诗歌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