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李健吾“咀华式”文学批评风格
姓名:刘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耿占春
2011-04
摘要
李健吾是我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戏剧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和著名作家。他活跃
在我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批评界,以一本《咀华集》闻名,奠定了他文学批评家的
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风格。然而他的《咀华集》以及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成
就被长久的埋没,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被人们重新发现。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的研
究仍然不够,对它的价值更是重视不够。
本论文的目的,是在掌握各种材料的基础上,以《咀华集》为研究对象,全面把握
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特色,试图建立他批评特色的整体形态。
本文认为,这种咀华式批评有西方理论和中国传统理论的基础,又有李健吾个人的
艺术修养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咀华集》中的批评文章都是 1935—36 年以刘西渭笔名发
表的,都是对当代作家的评论,而且大部分的作家还都是无名小辈。
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是一种推新式批评,主张批评应该发现新人、推出新人,
以推动文学史的发展。事实证明他的目光是敏锐的,所推出的新人后来都成为在文学创
作领域有所建树的作家。李健吾文学批评是以作品本身作为批评的对象,一切批评的根
据就是作品本身,不求助于外部的自白和解释。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主要是印象主义的批
评方法,强调“灵魂在杰作中的历险”,注重批评家对作品的体验、感受,这种体验和
感受是直观的、整体的、独特的、创造性的印象。批评家和文学家一样都是一种体验和
创造,这是两个体验和创造的主体。批评家力图接近文学家的感受,为此他需要放弃自
己的成见,解除全副武装地进入作品之中。但是批评家也有自己的独立性,他尊重但是
又不屈从于文学家的灵魂表现,而自有自己灵魂的存在。两个主体的融合是批评之幸,
但是批评家的价值不能抹杀,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全部灵魂和生命进行创造。体验的批评
方法还需要“把独有的印象形成条例”,即批评既要有理论又要有标准,同时最终还要
形成一个批评文章的完整结构,这一切都需要理性的参与。批评的标准就是全部的人性,
人的全部的生命,人的共有的感受和情感以及与个体性交互影响形成的富有个性化的人
性。因此批评虽然要求公正与自由,也应该力求公正与自由,但是它们都是有所限制的,
很难达到绝对的公正。《咀华集》的批评文体也很有特色。它是艺术化的批评,本身就
可以当做艺术作品来欣赏,从结构到语言到意境,可以说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本身就
I
有审美的价值。
由于各种原因,李健吾的以体验为主的“咀华式”批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
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于受到了更多的指责乃至攻击。这自然有它的
历史条件和自身特点的局限,也有这种批评自身的问题。就今天来看,这种批评方法尽
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仍然有其现实的意义,对当今中国的文学批评还有启示和借鉴的
价值。
关键词:李健吾,文学批评,《咀华集》,咀华式批评风格
II
ABSTRACT
Li is China's famous literary critics and dramatist, French literature research experts and famous writer.
He is active in our country in 40s twentieth century. He is famous for the collection of his literary critics, the
book corpus of chew the article essense established his status of literary critics, forming the unique style of
literary criticism. However, his achievements" corpus of chew the article essense and the collection of
literary criticism had been cover up for a long time until 1980s rediscover by people. But so far, academic
research is still not enough, for its value is not give rise to enough attention.
The aim of this p
论李健吾“咀华式”文学批评风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