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范本,供参考!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精选范本,供参考!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 咏:用诗词来描写、歌唱某一种事物。
2〕 项:头颈。曲项,弯曲的头颈。
3〕 浮:浮游。
4〕 拨:拨动。
译文:
鹅,多好看的鹅呀!弯曲着脖子仰起头,朝着青天唱赞歌。雪白的羽毛在碧绿的水中浮动,鲜红的脚掌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赏析:
这首诗,相传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主要描写了白鹅的形态、习性和浮游在春水绿波中的情景。语言简洁自然,内容意趣横生。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精选范本,供参考!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精选范本,供参考!
1〕 三秋:晚秋,指家历九月。
2〕 二月:指农历二月,即早春。
3〕 斜〔xiá〕:倾斜。
译文:
秋风吹落了树叶,春风吹开了百花。江风卷起千尺波涛,狂风刮得万竿翠竹歪歪斜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从动态上描绘了风的力量: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以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浪里。
注释:
1〕 渔者:打鱼的人。
2〕 鲈鱼:一种身体扁狭,头大嘴大鳞细,味道鲜美的鱼。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游人,只知道受鲈鱼味道的鲜美,可是你们看一看,江里那如同一片落叶似的捕鱼船,在风浪里颠簸,时而涌上浪峰,时而陷入浪谷。
赏析:
精选范本,供参考!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精选范本,供参考!
这是一首写古代渔民艰辛生活的诗。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这些游人的心态,他们只知道称赞鲈鱼味道的鲜美,却想不到捞捕鲈鱼是很危险危险的。第三、四句写在江上捕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的同情心。此诗语言生动,比照强烈,读来耐人寻味。
悯农〔唐·李绅〕
〔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 悯农:对农民所遭受的苦难表示同情和怜悯。
2〕 粟:谷类,通常指谷子。这里泛指一般谷物。
3〕 四海:普天下,全国。
4〕 闲田:指荒芜的土地。
5〕 犹:还要,仍然。
译文:
精选范本,供参考!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精选范本,供参考!
〔一〕
农民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锄地,汗水滴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上。可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用艰辛的劳动换来的。
〔二〕
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普天之下并没有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赏析:
〔一〕
这首诗写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着重说明粮食的来之不易,必须加以珍惜的道理。言简意深,发人猛醒。
〔二〕
这首诗是反映农民备受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诗,诗人虽然没有直接答复仍有农民被饿死的原因,但读者稍加思索就会理解到。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1〕 艇:轻便的船。
2〕 解:懂得。
3〕 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精选范本,供参考!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精选范本,供参考!
译文:
一个小女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她不知道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这是一首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一个小女孩生活中一件小事——偷采白莲的描述,将一个充满童贞童趣的画面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娃的形象跃然纸上,写得明白如话,得意可信,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1〕 乐游原:又名乐游苑,位于长安〔今西安〕东南,地势很高,可以俯视长平安城,是当时著名的浏览区。
2〕 向晚:黄昏。
3〕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不惬意。
4〕 驱车:驾起车子。
译文:
临近黄昏的时候,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着车子登上了乐游原。看到夕阳无限美好,只是临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赏析:
精选范本,供参考!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精选范本,供参考!
这是一首写古原黄昏,夕阳晚照的诗。前两句写游览乐游原的时间和心情。“向晚意不适〞,连用了五个仄声字,表现出诗人抑郁沉闷的心情。为何“意不适〞?诗中没有明说。后代人有的说,这是“迟暮之感,
幼儿园学习的古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