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各论
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王晶
1、了解十四经脉的体表循行及主治概要,掌握十四 经在四肢的循行分布情况,熟悉十二经脉与脏 腑的关系。2、掌握7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经属、主治举例、基 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进一步熟悉经络总论、腧穴总论的内容,并加深 理解。
目的和要求:
督脉(The Du Channel)
腰阳关(HT3)
定位: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萎,便血。
临床应用:腰痛,下肢瘫痪,月经不调,遗精,阳萎。
操作:-1寸。
命门(HT4)
定位: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阳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头晕耳鸣,癫痫,手足逆冷。
临床应用:腰痛,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糖尿病,慢性腹泻,小儿惊风。
操作:-1寸。
大椎(HT14)
定位:俯伏或正坐低头,,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风疹。
临床应用:感冒,哮喘,高血压,间日疟,输液反应,癫痫,坐骨腰扭伤,颈椎病,痤疮。
操作:-1寸。
百会(DU20)
定位:正坐,在后发际中点上7寸处,或于头部中线与两
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胸骨体上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健忘,尸厥,中风不语,癫狂,痫证,癔病,耳鸣,鼻塞,脱肛,阴挺,泄泻。
临床应用:头痛,眩晕,失眠,昏厥,精神病,癔病,子宫脱垂,脱肛。
操作:-。
水沟(DU26)
定位:仰靠或仰卧,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主治: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纽,风水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脊膂强痛,挫闪腰痛。
临床应用:休克,呼吸衰竭,心动过缓。
操作:-。
任脉(The Ren Channel)
中极(RN3)
定位:在脐下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局部解剖:腹白线上,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不禁,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痛经,阴痒,阴挺,水肿。
临床应用:遗精,遗尿,尿潴留,男子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
操作:-1寸。
03经络腧穴各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