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学习和实际教学中,我深切的体会到,学生部仅仅是寻求知识,我们应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们也许需要的不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我们培养他们学习、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作为一个女教师,我深切的感觉到。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 老师们,不要过多地责怪我们的学生,还是应该经常反省我们自己!我们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我们的语言是不是太刻薄了?我们的脾气是不是太急躁了?我们的行为是不是太粗暴了?……是啊,我们“恨铁不成钢”,我们“爱之深”,但表现出来的却往往是“责之切”。训斥、挖苦、讽刺等处罚学生的事不是时有发生吗?至于罚课业、罚站、罚跑、罚劳役等变相体罚,更是被一些老师奉为最后的法宝。诸如此类“只给好心,不给好脸”的爱,学生岂能接受?不要以为,燃烧自己,就一定能温暖别人、照亮别人。你给学生一枝花,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你给学生一块冰,学生却会感觉到冬天的严寒。让我们牢记克鲁普斯卡娅的话:“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
1、平等对待学生。
我们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我们应该具有教育的公平意识。
一是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我们的教师对学生不应该存在歧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某些教师至今还存在着以分数论英雄的思想,成绩好的我们关爱有加,成绩差的我们对之嗤之以鼻,不闻不问;有的教师甚至还存在着性别歧视,家庭经济状况歧视,这些意识下,我们怎么能做到平等的看待学生呢?
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应凡人化,我们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善于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内主动参与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和感悟。
以一颗宽容的心善待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师的工作得到学生的拥护和支持。总之,教师应具有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意识,并用教师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2. 学会尊重学生。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楷模,尊重学生应从"教师自我"做起,促使学生进步,形成师生间健康情绪的双向交流。另外,教师的自我尊重是一种潜在的、随处可播种在学生心田的种子,只要有交往,就可能会传播、发芽。因此,尊重学生应以教师自尊为前提条件。教师要注重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我们认为尊重学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不当从批评学生,不随便指使学生做这做那;不揭发学生短处;应尊重学生的自主发言权、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等,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尊重教师的劳动,如何尊重他人等等。另外,可以开展"我给老师写评语"或"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活动。这种角色的转换对教师而言,是反省和审视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的机会。这样才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设身处地地处理与学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而言,他们也要克服"自我中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尊师重道的角色,使学生理解教师劳动的价值和甘苦,从而进一步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
3. 走进学生的心灵。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