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歌表达技巧.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歌的表达技巧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⑴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⑵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⑴5种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诗歌的表达技巧
托物言志/衬托(烘托)//用典故/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渲染/对比/象征//想象/起兴/欲扬先抑(或先扬后抑)/联想//以动衬静/照应/虚实结合//
⑶17种表现手法:二托/用典正侧/直借渲对象/想起抑联/动静照虚实/
⑵8种修辞手法:借夸一对二问三比
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比喻、
比拟、排比

⑶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⑵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⑴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⑴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此类写作手法基本上用于咏物诗。
答: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步骤一,1分)
⑵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
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屈原最赞美的 两种花。②蕤:花下垂的样子。
问题:从全诗看,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4分)
诗中香兰和杜若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步骤二,1分)
诗人托物言志,借花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步骤三,2分)
⑶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刘孝绰①)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①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答: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步骤一,1分)
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同时也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步骤三,2分)
诗中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在日光下腾起,于风中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步骤二,1分)
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从全诗看,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4分)
答: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步骤一,1分)
表达诗人高远的志向,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步骤三,2分)
诗歌中通过对与群雁相失而在高空的飞翔时发出哀鸣的孤雁的描写。(步骤二,1分)
:衬托或烘托
反衬:用与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种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正衬:用与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种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⑴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1分)
⑵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2分)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1分)

诗歌表达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t520728
  • 文件大小915 KB
  • 时间2021-10-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