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非语言沟通能力的训练.ppt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非语言沟通能力的训练
第一页,共17页
沟通与语言的关系
人类的沟通行为先于语言发展(非语言沟通媒介)
正常儿童在语言沟通能力发展出来以前会发展出一系列的非语言沟通能力——语言前发展。它的发展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
因此,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能力训练的教学中,进行眼神、基本专注能力、共同注意能力、轮流能力、身体语言、模仿能力、玩耍能力的训练,不仅能发展儿童的沟通能力,对其以后语言能力的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页,共17页
一、不同学派对语言前训练的理论
应用行为分析中的情景教学
非常强调通过与儿童的自然互动来提升儿童的语言前能力。
发展论学派
1、根据正常儿童的语言发展顺序,决定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前沟通能力训练目标。
2、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大量丰富的机会。——良好的学习环境
3、注重在互动中学习。——不是教者单独决定学习目标和过度使用外部干预方法。
4、强调教学目标要有实际功能——日常活动、有意义活动中发现。
5、肯定简单发音、手势眼神和有意向动作等是培养孤独症儿童正常语言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第三页,共17页
二、发展论学派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前能力的训练方法
抓住儿童的兴趣进行沟通训练。——有兴趣才会注意、模仿、游戏……
创造沟通的机会,增强沟通的动机。
教者因地制宜地进行提示(提示本身是沟通的技能 让儿童模仿学会)如:游戏中断……
可模仿并解释患儿的声音动作,是对其的早期沟通进行反馈的良好方式。如:开关灯时发声音……
使用恰当的方法中断或参与其活动中。
中断——促进沟通
参与——再将其引出来,发展出其他的沟通行为
第四页,共17页
三、应用行为分析对模仿能力的训练
非语言性模仿能力
大动作——精细动作——表情
单一步骤——2步骤——3步骤——一连串动作
语音模仿
第五页,共17页
四、结构化教学对模仿能力的训练
动作模仿
声音模仿
第六页,共17页
五、应用行为分析对身体语言能力的训练
教学步骤
低能力——1、模仿手势
2、在情景中做出相应的手势。或者在设计及情景教学中根据手势做出相应的行为。
高能力——1、模仿手势(非语言性模仿)
2、儿童根据要求做手势(师说:用手势告诉我……)
3、教师做手势,学生回答问题:“这是什么意思?”
4、儿童根据不同的情景做恰当的手势。
5、儿童理解手势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教学提示——身体、示范、语言等。
教学内容——招手(过来)、伸出手臂,掌心向前(停)、摆动手指(不要)、手指放到嘴唇上(安静)、鼓掌或竖起大拇指(干得好)、摇头(不知道)、点头(好的)、拍肚子(吃饱了)、捏鼻子(难闻)等。
第七页,共17页
六、应用行为分析对玩耍能力的训练
非社交性游戏
教学环境
可与非语言性模仿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情景教学中进行。(玩的时候)
教学准备
了解儿童的能力和兴趣(能力上,如:精细动作能力)
选择相称的游戏。(儿童年龄、性别、同伴、兴趣)
考虑强化的问题。(对游戏兴趣低应给予大量的强化,同时缩短游戏的时间)
游戏范围和内容
范围——提供感觉刺激、玩具、拼图、美术和手工、棋类
内容——积木、拼图、米高玩具、洋娃娃、玩偶、汽车玩具、球、唱歌跳舞、假想游戏……
教学方法——任务分析、反复练习、情景教学。
第八页,共17页
七、注意力的训练
ABA的注意力训练可在具体的教育训练中实现。或训练儿童看物体及某人。(详见共同注意能力训练)
TEACCH视知觉和听知觉的训练均能训练注意力。如:注视别人指着的物体的位置,听到声音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并转向声音来源及走向训练员等。
《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中有针对性的内容。
第九页,共17页
八、轮流能力的训练
可在游戏及活动中进行。
在教学中一样要运用提示、渐退、强化等行为学技术。
注重情景教学的运用。
第十页,共17页

非语言沟通能力的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1019 KB
  • 时间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