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性支气管炎
——概述
喘息样支气管炎是一临床综合征, 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
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实质很少受累。部分病儿可发展为 支气管哮喘。
二病因
.感染因素
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引起。 较常见的有合胞病毒、 副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部 分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
.解剖特点
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都比较狭小, 其周围弹力纤维发育
不完善,黏膜易受感染或其他刺激而肿胀充血引起管道狭 窄,分泌物黏稠不易咳由,从而产生喘鸣音。
.过敏体质因素
患儿多有过敏体质倾向,即患儿或亲属有湿疹、食物或药 物过敏、过敏性鼻炎、等麻疹、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三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较小,多见于 1〜3岁小儿。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多数低到中度发热。呼气时间 延长、伴有哮鸣音及粗湿啰音,喘息无明显发作性。
.经治疗后,在第5〜7天症状减轻
.部分病例可有复发,大多因再次感染引起。
.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包
括:有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较高以及血清 IgE升高。
四检查
X线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 呈节段性分布,以下肺
野多见。
血常规随感染病源由现相应改变。 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总 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减少,细菌感染则升高。支原体感染或混 合感染时血常规无特异表现。
需要时可以完善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如支原体抗体、 特异性病毒抗体等,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计划用药时间及疗 程,判断预后等有帮助。
五诊断
1988年全国小儿哮喘会议提由评定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
准(计分法),凡年龄V 3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
.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息样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 发作3次者2分。
.肺部由现哮鸣者2分。
.喘息症状突然发作1分。
.患儿有其他过敏史1分。
.一二级亲属中有湿疹、皮炎或哮喘患病史 1分。
以上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
2次或总
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并继续追踪观察。
六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婴儿须经常拍背、改变体位, 使呼吸道分泌物
易于排由。重者参考毛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感染经验性用药,一般选用青霉素或头抱类抗生 素,口
喘息性支气管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