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主要翻译思想
--
英语1094
生平简介
郭沫若 (1892 - 1978) , 四川乐山人 , 原名郭开贞 ,
中国现代文学家 ,诗人 ,翻译家 .他也是创造社
的 领军人物 , 在文学创作和翻译方面都为创造
社, "五四"新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重大
贡献 .郭沫若 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是从 "五四"前夕开
始的 .大约在 1917 年左右 , 他就开始从英文翻译
泰戈尔 ,海涅等人 的诗歌 , 这是他翻译实践的起
点.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他精通日 ,德 ,英等国文
字译作颇为丰富 , 如《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 , 烦恼》 《雪莱诗选》
《战争与和平》 《血路》
《政治经济学批判》《茵梦湖》
等 .郭沫若不但在翻译实践方 ,
面硕果累累 , 在翻译理论方面
也颇有建树 , 他的翻译思想
相似 , 郭沫若的翻译思想也有一个发展及转变的过程 。
萌芽期 ——"五四"时期 , 从翻译介绍德国作家
歌德的作品开始 ;
2) 发展期 — — 1924 年流亡日本到 40 年代末,
从翻译介绍日本马列主义经济学 河上肇的《社会
组织与社会革命》开始 ;
3) 成熟期 —— 建国后,三个阶段中,以第二阶
段翻译的作品 最多 , 涉及的面也最广 , 尤其是
完成了《浮士德》和《战争与和平》两部文学巨
著的翻译 .
其翻译思想的转变过程
郭沫若的 "风韵译"原则,是在直译,意译
的基础上, 针对翻译文学的具体特征而
提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翻译理论,它强调
翻译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注重原
郭沫若的主要翻译思想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