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教案
授课教师盛红职称副教授系部医疗系教研室: 中医临床
授课对象
05中西医结合(对口)1班
日期:2007、1
授课题目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单元学时:4学时
教学目标
掌握: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熟悉:中医对女性生殖器的认识。月经的生理现象。中医对
月经调节机制的认识。下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了解: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其他内分泌激素对女
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本单元
重点难点
重点:中医对女性的生殖器官的认识。内生殖器的解剖。
难点:骨盆;邻近器官、血管、淋巴神经
教学方法
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设问式等
教具准备
模型、多媒体、图表、挂图等。
课外作业
1、叙述正常月经及经期卫生。
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有哪几个阶段?
3、卵巢分泌哪些激素各有何生理功能?
4、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有何变化?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一节月经
月经的生理现象
: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
:
(1).期:
1).初潮期:第一次来月经的时间
时间: 11 14 18岁
生理: 1年,.
病理: 11岁-易伤肾气
18岁-肾亏,原发性闭经.
2).周期:两次月经间隔时间。
时间:25天 28天 35天
特
殊
周
期
身体无病
月经贯于
: 并月:二月一行者。
居经:三月一行者。
避年1年:一年一行者
暗经:终身不行经,仍有受孕能力者。
激经:妊娠早期,仍有少量月经,而无损于胎儿者。
病理: <21天--先期;
>35天--后期
3).行经期:行经所用的时间。
时间:3-5天≤7天
生理:经期反应(程度轻)
病理:行经期症状程度重者。
4).绝经期:最后一次行经的时间时间。
时间:45岁-49岁-55岁
生理:月经可紊乱
病理:更年期综合症;肿瘤;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
综上:女子一生行经三十余年。
(2)量:50-80ml(1-2包纸)
第二、三天量多,占总量的70%
:淡紫红淡
:不凝固,无血块,稠稀适中,无特殊气味。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肾气盛
天癸至
脾气血任通冲盛气血肝
胞宫
月经、胎孕
(一)月经产生的机制:月经是肾-天癸-冲任-子宫的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同作用下,子宫定期藏泻而产生的生理现象。
(二)天癸: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一种阴精。
(三)与脏腑的关系
:“经水出诸于肾”、“肾主生殖”
:(1)参与月经的生成:藏血
(2)参与月经调节
藏:肝藏血,肾闭藏-经间期
泻:肝疏泄-行经期
: 经血主要来源:生血
维系月经正常:统血
综上: 月经来源:脾、肝、肾功能的化生
藏泻:脾、肝、肾气的功能活动
(三)与气血的关系: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四)与经络的关系
:“冲为血海”(与十二经有直间接联系,五脏六腑气血皆汇于冲脉)
:“任主胞胎”(起于胞宫,为阴脉之海,儿生长发育依赖于任脉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